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5-08-01 11:05:50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血管外科李勇新教授、菊地慶太教授團隊成功完成一例極具挑戰性的高難度手術——透析患者同期實施微創多支冠狀動脈搭橋(CABG)合并經心尖二尖瓣鉗夾術(TEER)。經文獻檢索,該手術為全球首例,標志著該院在復合微創心臟病治療領域達到國際頂尖水平。
微創雜交技術突破手術禁區 高危患者重獲新生
張先生(化名)是一名嚴重的糖尿病腎病患者,長期的糖尿病已經導致腎功能嚴重損傷(透析狀態)。兩周前,不幸再次降臨,張先生出現嚴重的胸痛,就診后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冠脈造影提示嚴重三只病變,同時二尖瓣重度關閉不全,病情極其復雜。不僅患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重度二尖瓣關閉不全等嚴重心臟疾病,還因糖尿病腎病V期(尿毒癥期)長期依賴透析治療。歐洲心臟手術風險評估(EUROScore)高達10分,傳統開胸術式與體外循環均可能導致腎功能進一步惡化甚至衰竭,堪稱"外科手術禁區"。
面對這一嚴峻挑戰,由該院心血管外科李勇新教授、菊地慶太教授牽頭,聯合麻醉手術部、超聲醫學科等多學科專家組成治療團隊。經過多次多學科會診和周密準備,最終為患者制定了微創雜交手術方案。
5月20日早晨,張先生被送入手術室。手術過程中,團隊憑借豐富的臨床經驗,克服了尿毒癥患者血管鈣化嚴重、凝血功能差、容量管理等難題,在非體外循環、心臟不停跳的情況下,成功完成乳內動脈-前降支搭橋和大隱靜脈-旋支-后降支搭橋,同時通過經心尖二尖瓣鉗夾技術完美的改善了二尖瓣反流。整個手術過程精準、高效,術后患者心功能得到明顯改善。
術后患者轉入心血管外科監護室,在醫護團隊的精心治療和密切監護下恢復良好,復查超聲及冠脈CTA,冠脈血運重建良好、心功能改善、二尖瓣反流消失,目前已康復出院。
據李勇新教授介紹,這類合并尿毒癥的復雜心臟病患者以往被視為外科手術禁區,手術風險極高,而此次采用的微創雜交技術最大限度的避免了體外循環、外科開胸等對此類患者帶來的風險,不僅避免了多次手術打擊,還大大降低了手術創傷,為高危心臟病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類似這樣合并多系統疾病的復雜心臟病患者越來越多。此次手術的成功實施,為這類高危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療選擇,為更多疑難危重患者帶來生的希望。
國際頂尖微創冠脈搭橋專家菊地慶太受聘為特聘教授
為進一步提升心血管外科微創診療水平,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正式聘任國際頂尖微創冠脈搭橋專家菊地慶太(Keita Kikuchi)為特聘教授,助力醫院國際化人才戰略和國家醫學中心建設的高質量發展。
菊地慶太教授現任國際微創心胸外科學會(ISMICS)董事會成員,是MICS國際師資團隊核心專家,在微創冠狀動脈搭橋手術(MIDCAB)、全動脈化微創搭橋術等領域具有豐富經驗。其加盟將重點提升醫院在高難度微創冠脈手術中的技術水平。
“微創冠脈搭橋技術創傷小、恢復快,此次合作將推動該技術在中國的深入應用。”菊地慶太教授表示,未來將重點在臨床技術指導、科研合作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工作。
近年來,西安交大一附院心血管外科在微創瓣膜手術和結構性心臟病介入治療領域已處于領先地位。此次引進國際專家,旨在推動手術方式從“基礎開展”向“高精尖”轉型,特別是在多支血管病變、二次手術等復雜病例的微創治療方面實現突破。同時,他將通過臨床帶教、科研合作及國際學術交流,助力團隊培養高層次人才,增強學科國際競爭力,為打造世界一流心血管診療中心提供新動能,讓更多患者受益。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至县| 池州市| 淮北市| 平陆县| 个旧市| 浙江省| 宝坻区| 龙山县| 亳州市| 永定县| 平阴县| 黔东| 锡林浩特市| 新泰市| 江阴市| 西乌珠穆沁旗| 奇台县| 盐池县| 商洛市| 武穴市| 平阴县| 册亨县| 昌江| 华蓥市| 会宁县| 盐边县| 霍林郭勒市| 神农架林区| 轮台县| 贵阳市| 错那县| 开江县| 济源市| 柳河县| 合作市| 昌都县| 漳州市| 深水埗区| 华安县| 沂水县|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