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5-05-15 15:36:09 來源:定邊融媒
分享到面對連日來的干旱少雨,縣農業農村局結合農情氣候和農作物生育節點,立足“抗大旱、抗長旱”,按照“蓄住天上水、保住土中墑、節約地下水”的思路,通過優化供給方式、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農技專家深入田間指導、旱作集成技術賦能等措施,全力保障農業生產有序開展,確保今秋糧食穩產增收。
5月13日,賀圈鎮紀畔村村民牛小林一家正在進行黑豆、高粱等農作物的播種。今年為了應對旱情,牛小林在農技人員的指導下,用上了帶有深溝探墑穴播的播種機,該播種機可將地表干旱土壤用機械開溝,將種子播種在深溝有墑的土壤上,保證出苗。同時牛小林還在往年鋪設地膜的基礎上,又加設了滴灌帶,多重保險護航他的“糧袋子”。
賀圈鎮紀畔村村民 牛小林,技術員來幫助我們,用拖拉機、播種機、全能一體機進行播種,今年總共種了150畝地,今天開始種黑豆,以往種的是全蓋膜旱的不行,今年為了高產鋪設了滴灌帶。
為積極應對旱情,縣農業農村局及時下撥200萬元抗旱資金,成立10支技術指導服務工作隊,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及時深入村屯和田間地頭“把脈開方”,因地制宜地為農戶制定抗旱措施。
縣農牧技術推廣中心干部姬祥,我們主要采取五項關鍵措施,一是推廣全膜覆蓋技術,最大限度地保住底墑,變無效降雨為有效降雨;二是推廣“隨翻隨種”“深翻隨種”技術,將地表30-40厘米有墑的土壤翻于表皮及時進行播種;三是深溝探墑穴播技術,將土壤表層的干土劃開及時進行播種;四是推廣耐旱抗旱品種;五是推廣膜下滴灌技術。
截至5月13日,全縣已完成糧食播種111.52萬畝,推廣旱作集成技術15萬畝、采購發放地膜1350噸、生物有機肥15000噸、保水劑27噸,推廣探墑播種機械151臺,為糧食豐收奠定堅實基礎。同時,全縣各鄉鎮、相關部門有序開展送水、保灌等抗旱工作,目前啟動各鄉鎮18個應急供水點及白于山區213座百方蓄水池,保障群眾飲水安全;利用兩座水庫及17座蓄水淤地壩的水源進行農業灌溉,縣財政安排專項資金350萬元,用于新建水窖550眼、集雨場144處、維修供水管網29公里,確保飲水設施正常運行。
縣農牧技術推廣中心干部姬祥,下一步,我們將加強田間墑情監測,及時關注天氣變化情況,積極調整種植業結構,確保應種盡種,最大限度降低因旱情帶來的損失,同時加強全縣機械的調配工作,如遇有效降雨,及時調動全縣的機械,有序開展播種作業。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水市| 平罗县| 蕲春县| 平阳县| 卢龙县| 富源县| 浦江县| 崇义县| 烟台市| 萨迦县| 邢台县| 芦溪县| 庐江县| 崇左市| 伊川县| 荆州市| 克山县| 铁岭市| 福泉市| 黎川县| 若尔盖县| 铁岭市| 枣阳市| 垣曲县| 金乡县| 宁武县| 社旗县| 神农架林区| 高阳县| 灯塔市| 南皮县| 临沭县| 丹江口市| 恩施市| 新津县| 章丘市| 全椒县| 平罗县| 宜城市| 聂荣县| 阳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