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5-05-24 08:42:54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陽光訊(記者 劉金 通訊員 袁青鳳)今年以來,秦都區吳家堡街道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實踐,以“微網格”為民生服務最小單元,從細微之處精準發力,把一樁樁民生“小事”辦成群眾心坎上的“暖心事”,讓“微網格”真正成為守護萬家燈火的“大后方”,排憂解難的“服務站”,凝聚民心的“幸福站”,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溫暖與幸福。
精繪服務圖譜,延伸民生服務觸角
立足轄區實際,著眼精細化治理需求,對原有40個網格進行深度“微改造”。廣泛發動小區物業樓宇管家、保潔人員,以及“三老人員”(老黨員、老職工、老干部)、退伍軍人、熱心居民、社區志愿者等群體,以“地緣、人緣、業緣”為紐帶,將居住樓棟、單元、樓層轉化為治理單元,精心組建樓棟長、單元長、鄰里長三級“微管家”隊伍。按照“一樓一格、單元細分、高層精劃”的科學原則,合理配置網格力量:普通樓棟由“一樓一長”統籌管理,高層住宅則以樓層為單位設置鄰里長,并吸納門衛、物業人員擔任微網格員,構建起“街道—社區—網格—微網格”四級聯動治理體系。?
目前,全辦已細化出微網格158個,配備樓棟長219名、單元長152名及鄰里長41名,黨員52名,形成了“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無盲區”的治理網絡,實現“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網格”的群防群治新格局。此外,街道創新繪制網格治理圖冊,在原有平面示意圖基礎上,精準標注每個小區、樓棟、單元坐標,同步建立樹狀架構圖與人員通訊錄,使職責分工一目了然、聯絡協作高效便捷,為基層治理裝上“智慧導航”。
優化服務機制,激活全鏈條治理效能
依托“紅黃藍”三色工作法,搭建“線上 + 線下”雙線訴求收集平臺,微網格員一旦發現小區潛在危險、矛盾糾紛、緊急突發情況、可疑人員等社情動態,可通過微信群第一時間向社區反饋,社區協調相關力量及時辦理,微網格員跟進做好后續回訪,形成“需求感知—分級響應—協同處置—動態反饋”的閉環工作機制。同時,推行“網格+”協同模式,聯動街道職能部門、社會組織、轄區企業等多元主體,構建“資源共享、問題共解”的治理共同體。通過月度調研、季度評比、年終表彰及積分獎勵等方式,充分激發微網格員的工作能動性,并結合主題黨日、“我們的節日”等契機給予適當慰問關懷,始終堅持“有事多和群眾商量”,讓“微網格”成為基層治理的“強引擎”和民生幸福的“能量站”。?
厚植服務土壤,書寫民生幸福答卷?
隨著“微網格”機制的深入推進,群眾的“急難愁盼”都有了專屬“管家”,大事小情在網格中高效辦結、精準落實。天王第二社區第一網格黨員樓棟長王鑫在日常巡查時,敏銳發現1號樓居民邢某(患有智力障礙)行為異常,迅速上報社區,成功規避了潛在的安全事故,以“早發現、早干預”的微網格響應機制守護居民平安;吳家堡社區第六網格第一微網格鄰里長高麥蘭得知業主與物業產生矛盾后,主動搭建協商平臺,經過3次耐心調解,促使雙方達成和解,以“零距離”溝通激活基層治理“和諧密碼”。
這樣溫暖的故事,每天都在微網格中不斷上演。從獨居老人的日常關懷到社區環境的改造升級,從突發險情的及時處置到鄰里糾紛的柔性化解,微網格以“繡花功夫”織就細密的民生服務網,用“枝葉關情”的服務溫度,成為群眾信賴的“避風港”和“連心橋”,讓每一件民生小事都成為溫暖民心的生動注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乃东县| 邳州市| 祁东县| 西乌珠穆沁旗| 延川县| 平度市| 固原市| 绍兴市| 密云县| 慈利县| 衡阳市| 临海市| 垦利县| 图片| 延川县| 嵩明县| 长泰县| 通州市| 平顶山市| 海林市| 乡宁县| 巫山县| 云和县| 隆林| 岳西县| 若尔盖县| 沅陵县| 定日县| 普定县| 临夏市| 葫芦岛市| 郧西县| 沙洋县| 通海县| 罗平县| 南京市| 西吉县| 黄梅县| 丹凤县| 即墨市| 乐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