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5-05-21 20:25:34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陽光訊(記者 芮揚 通訊員 賈玉龍 鄭鵬)今年以來,隴縣聚焦打好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攻堅硬仗,創新推出延展服務陣地、延長服務時間、延伸服務觸角的“三延”治理機制,用實際行動為居民幸福生活“加碼”,讓社區服務既有速度,更有溫度。
每到工作勞累時,快遞小哥劉敏總是就近在社區便民驛站中喝口水、歇歇腳。“以前送完快遞只能回店里休息,現在有了紅色驛站,總能夠讓我們疲乏的時候有地方緩口氣。”劉敏笑著說。
為了給外賣騎手、快遞員、環衛工人及有需求的社區群眾提供“一站式”暖心服務,全縣5個社區黨支部整合行業部門場地資源建成26個紅色驛站,并根據地理位置和群眾需求,按照服務功能定位,將紅色驛站細分為便民驛站、創客驛站和文化驛站。
以“辦公最小化、服務最大化”為原則,打造“歇歇腳”便民驛站,統一配備桌椅、飲水機、充電寶等設施,提供WiFi、復印、飯菜加熱等服務項目,讓300余名新就業群體、清潔工等戶外工作者和周邊群眾享受“貼心服務”。
在創客驛站中,社區黨支部每周定期邀請縣就業、民政、司法等部門,開展“創業幫扶1+1”結對活動,采用課堂培訓+實踐操作的方式,為小微企業經營者、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工作者等群體提供創業就業信息及法律援助。同時,設立創業就業“紅色孵化角”,對銷售傳統手工藝品和農產品的網紅免費提供網絡直播空間。
同時,由社區黨支部制定年度文化服務清單,招募社區合伙人參與驛站管理,組建“文藝輕騎兵”志愿隊,每季度至少舉辦1次“鄰里文化節”、“非遺傳承日”“戲曲傳唱日”“書法繪畫展”等文化體驗活動,打造“一社區一特色”文化品牌。
以往,居民上班時社區辦公,居民下班了社區也關門,“服務盲時”給群眾辦事帶來諸多不便。為解決這一難題,隴縣推行錯峰延時服務模式,開展“六點半”和“5+2”服務。
在法定工作日,社區實行“早晚彈性辦、午間不間斷”工作機制。“早上上班族出門前能來辦理業務,傍晚下班后也能得到及時服務,就連午休和周末時間,仍有值班人員堅守崗位,確保服務群眾不中斷。”隴縣北城社區黨支部書記馬青鳳說。
為了讓居民辦事更便捷,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強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模式,將醫保、養老、行政審批等與群眾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業務進行整合,精心打造智慧社區線上平臺。線上平臺涵蓋民生事務、社會保障、居民投訴等多個功能模塊,讓群眾辦事不用排隊,手指一點就可進行查詢和辦理相關業務。
更暖心的是,社區黨支部還組織社工、網格員、志愿者在下午六點半后開展服務活動。他們將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作為重點服務對象。社區通過開展愛心義診活動,為老人們仔細檢查身體,耐心解答健康問題;在反詐宣傳活動中,工作人員用通俗易懂的案例,提高特殊群體的防騙意識;大家為困難家庭送去生活物資,解決居民實際困難。
近日,在隴縣西城社區博愛居小區有群眾家中水管漏水,情況緊急,西城社區收到消息后,第一時間在“雙報到”平臺上發布了消息,擅長維修的黨員張利偉第一時間接單上門,很快就解決了問題。
“今年,我們已完成派單86次,真正實現了群眾遇事有人管、問題能解決。”西城社區黨支部書記王誼軍說。
該縣主動借鑒“鎮街吹哨、部門報到”經驗做法,以“網格化+雙報到”為抓手,精準對接群眾個性化服務需求,對107家駐區及“雙報到”單位性質和報到黨員特長、服務意向等信息進行深入了解,精心制定服務項目清單,讓服務更加精準高效。
由社區定期梳理居民生產生活需求,通過寶雞先鋒“雙報到”小程序進行發布,讓駐區單位自主認領,組織黨員開展政策宣傳、黨建指導、環境整治、治安巡邏、矛盾調處等志愿服務活動,拓寬機關企事業單位以及在職黨員干部在“八小時外”聯系服務群眾的渠道。
同時,通過“服務積分制”量化駐區單位和黨員個人貢獻度,將其作為單位評先及個人評優的重要依據,有效激發黨員干部服務群眾的工作熱情,全力提升了社區服務的便利化、精細化水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河曲县| 额尔古纳市| 历史| 虞城县| 宣汉县| 襄樊市| 贵阳市| 贵港市| 睢宁县| 扎赉特旗| 青田县| 达日县| 武平县| 象山县| 巍山| 阿尔山市| 鄂托克前旗| 江门市| 天等县| 罗平县| 石棉县| 凤凰县| 鱼台县| 祁东县| 鸡西市| 耿马| 合肥市| 伽师县| 定边县| 泰顺县| 宜宾市| 临沂市| 昌吉市| 卢湾区| 富阳市| 贵溪市| 通城县| 柳州市| 千阳县| 韶关市| 株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