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5-04-24 17:57:43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陽光訊(趙洋 王新月 記者 高小雨)4月17日,國網陜西電力(綏德郝家橋)張思德共產黨員服務隊的隊員們再次走進郝家橋村進行大走訪活動。從“用上電”到“用好電”,從傳統農業到智慧產業,國網綏德縣供電公司以專業服務為筆,以責任擔當為墨,在郝家橋村繪就了一幅“電力賦能、產業興旺、民生幸福”的振興畫卷。
黨員服務隊在郝家橋開展走訪活動
現代農業大棚里新的“致富密碼”
在郝家橋村的日光溫室大棚,青翠的黃瓜、火紅的辣椒長勢喜人。“現在只要電好用,農活完全能應付!供電所的人隨叫隨到,灌溉、溫控設備從沒掉過鏈子。”村民高樹富說,他是村里的種植能手,承包著3畝大棚,年收入達七八萬元。
為給村里20座日光溫室大棚、40座拱棚提供穩定電力,綏德公司超前布局,開展電網改造,前后為村內相關產業新裝變壓器9臺,補強高低壓線路20.71千米。“電壓穩了,大水泵、自動噴灌系統運行更順暢,蔬菜品質也上去了!”種植戶劉紅芳一邊整理菜苗一邊夸贊。
電力工作人員服務大棚用電
今年以來,綏德公司推出“用電管家”服務,定期組織黨員服務隊上門指導農戶安全用電,為種植戶解決溫控設備調試、漏電保護器安裝等問題,讓“科技種田”無后顧之憂。
“紅色文旅”數字賦能的“流量密碼”
郝家橋村曾是陜甘寧邊區“大生產運動”的模范村,2021年被黨中央授予“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2024年憑借著紅色文旅與現代農業的深度融合,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作為陜西省革命傳統教育基地,郝家橋村年均接待游客超20萬人次。為確保景區用電無憂,綏德公司將村中心低壓線路全部改為電纜入地,實現“用電不見線、村貌煥新顏”。
“每逢節假日旅游高峰期,我們的保供電小組都在景區里,為5D數字體驗館、文化景觀長廊、智慧導覽系統等設施進行全天候保電,讓游客沉浸式感受紅色文化。”綏德公司保電人員劉海江介紹。
打通“服務末梢” 護航“鄉村煥新”
2022年,綏德公司與郝家橋村簽訂“村網共建”協議,在村委會設立電力便民服務點,推行“雙長”融合治理模式,村支書與供電所長擔任網格長,臺區經理化身電力網格員,形成“線上辦、就近辦、上門辦、幫您辦”的全鏈條服務體系。
電力工作人員在郝家橋村電力便民服務點為客戶講解辦電流程
為積極響應“雙碳”目標,綏德公司大力推進村學校、養老院的“煤改電”工程,廣泛推廣清潔供暖方式。同時,通過科學合理的“橋架”設計,對入戶線路進行改造升級,有效根治了以往線路雜亂如“蜘蛛網”的現象,這一舉措惠及了644戶家庭。
村民們自豪地說:“如今,家家戶戶電器設備一應俱全,電暖氣、電灶具都是標配,村里更美了,空氣更好了!”
從“脫貧攻堅楷模”到“鄉村振興標桿”,郝家橋村的跨越式發展,印證了“電力先行”的硬核擔當。綏德公司以電網升級夯基、以精準服務護航、以綠色轉型賦能,讓電力成為撬動產業振興、生態改善、民生幸福的支點。
正如村民口口傳唱的歌詞:“山溝里把溫棚建,荒山變成花果園;電力足,產業興,家家戶戶過上好光景……”在這片紅色熱土上,電力之光恰似靈動筆觸,為鄉村發展增添斑斕色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安县| 绥滨县| 南溪县| 延安市| 静海县| 驻马店市| 禄丰县| 崇左市| 和顺县| 同仁县| 永年县| 崇左市| 离岛区| 富川| 梁山县| 永定县| 邵阳市| 大同市| 科技| 麻栗坡县| 巫山县| 永城市| 平度市| 绥棱县| 额敏县| 芦溪县| 张家川| 垦利县| 达州市| 吴旗县| 临朐县| 惠来县| 东莞市| 周至县| 苍溪县| 安宁市| 古蔺县| 芒康县| 舟山市| 皋兰县|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