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5-03-31 10:32:01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陽光訊(記者 李孝華 通訊員 王家學)在安康市漢濱區石梯鎮石梯小學,有這樣一位令人欽佩的教師。曾經,他身著戎裝,保家衛國;如今,他手執粉筆,教書育人。他就是張海濤,一位有著軍人堅毅品格的優秀共產黨員,也是學生們心中和藹可親的好老師。
往昔在部隊服役的時光里,張海濤始終以最高的軍人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訓練場上,他揮汗如雨,刻苦磨煉軍事技能;學習室中,他全神貫注,努力鉆研各類知識。“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這不僅僅是口號,更是他身體力行的準則。十二年的軍旅生涯,他連續五年榮獲“優秀士官”的稱號。這段寶貴經歷,不僅錘煉出他堅韌不拔的鋼鐵意志,更培養了他無私奉獻的高尚精神。
轉業至漢濱區石梯小學后,張海濤將軍營里的優良作風無縫銜接到教育工作中。他深刻明白,教書育人責任重于泰山,扎實的學識與高尚的師德缺一不可。自踏上講臺的那一刻起,他便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研究中。備課,他一絲不茍,遇到難題虛心向經驗豐富的老教師請教;課余,他如饑似渴地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知識。為了打造出一堂優質課,他反復琢磨教案,精心雕琢每一個教學環節。公開課、研討課上,他勇于擔當,憑借出色的表現贏得了學校領導和同事們的高度認可,迅速成長為教學方面的行家里手。
課堂之上,張海濤將軍人的嚴謹與教師的溫情完美融合,深受學生們的喜愛。他積極參與各級各類培訓與研討活動,不斷探索創新教學方法。他獨創的“以學促管,以管促學”管理模式,巧妙地將部隊的紀律性與靈活性融入課堂管理,既對學生嚴格要求,又充滿人文關懷。家長們紛紛稱贊:“把孩子交給張老師,我們一百個放心!”同事們也由衷地敬佩,稱他為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愛是教育的靈魂,張海濤老師正是這一理念的忠實踐行者。他對學生的關愛,體現在日常的點點滴滴中。2024年,核心校委派他前往楊寇教學點支教。他利用放學后的時間,多次不辭辛勞地登門家訪,與家長深入溝通交流,全面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當得知有位學生因家庭人口眾多,僅靠父親一人外出打工維持生計,家庭經濟十分困難時,他毫不猶豫地自掏腰包,為學生購買衣物和學習用品,給予物質上的資助。不僅如此,他還時常與該生談心,鼓勵她努力學習,用知識改變命運,斬斷窮根。還有一位三年級的同學,寫字時連基本的筆順筆畫都不清楚,作業常常寫得雜亂無章。面對這樣的情況,張海濤老師沒有絲毫的嫌棄與放棄,而是耐心地從最基礎的筆畫教起。在他的悉心教導下,這位學生逐漸找回了學習的信心,書寫也越來越工整規范。偉大教育家呼秀珍曾說:“教育是奉獻,不是索取;教育是公益,不是功利。”張海濤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這一偉大精神。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憑借著勤奮鉆研的勁頭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張海濤老師收獲了滿滿的榮譽。他多次被石梯鎮中心校、石梯小學以及支教學校評為“優秀教師”“優秀支教老師”“優秀共產黨員”。這些榮譽,不僅是對他個人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對像他一樣的軍人轉業教師群體的褒獎。從軍營到校園,從保家衛國的鋼鐵戰士到培育祖國花朵的辛勤園丁,張海濤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在平凡的教育崗位上書寫著不平凡的精彩人生。在未來的教育道路上,相信他會繼續發光發熱,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書寫更加燦爛輝煌的教育篇章。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鄂伦春自治旗| 闵行区| 松桃| 大渡口区| 墨玉县| 辽阳市| 灵石县| 黑龙江省| 剑阁县| 洛宁县| 鄂州市| 嘉黎县| 丹东市| 鲁山县| 年辖:市辖区| 原阳县| 池州市| 社旗县| 永定县| 巴楚县| 平谷区| 辰溪县| 六盘水市| 东兴市| 来安县| 彭阳县| 天峨县| 西畴县| 孙吴县| 沅陵县| 潜山县| 益阳市| 石棉县| 鹤峰县| 酉阳| 彰化市| 博野县| 云和县| 广丰县| 海城市| 砀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