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5-03-13 15:45:14 來源:中國老區網
分享到▲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延安市市長嚴漢平。《中國老區建設》記者 胡佳/攝
延安有革命舊址445處,是全國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和延安精神三大教育基地,是我國首批革命文物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
近年來,延安市充分挖掘紅色文化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統籌推進革命舊址保護與城市發展,出臺《陜西省延安革命舊址保護條例》實施辦法和《寶塔山保護條例》,完成棗園、楊家嶺等十大革命舊址保護提升工程,實施橋兒溝、西北局革命舊址等片區保護項目,建成延安文藝紀念館、南泥灣大生產紀念館等19座革命類紀念館,革命圣地紅色印記更加鮮明。同時,深入挖掘延安精神、南泥灣精神、張思德精神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獨特價值,統籌用好16處黨性教育現場體驗教學點,推出了“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等186門專題課程、36門現場教學課程和8條教學線路,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培訓黨員干部119.1萬人次。全面提升景區文化內涵和服務質量,實施“文化潤景”“景區煥新”,持續推進高A級景區創建,加快長征、長城、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延安段)建設,推出紅秀《延安延安》《延安保育院》《再回延安》等精品劇目,全力打造全國紅色文化旅游首選地,2024年接待游客4732萬人次、增長12.7%,游客總花費381億元、增長15.2%。
延安市在保護好紅色資源的同時,更加注重傳承弘揚延安時期優良傳統,讓延安精神放射出新的時代光芒。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強法治政府建設,嚴格依照憲法法律履職盡責,推進政府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法定化。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加強政府立法審查,強化重大決策、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近年來,延安市重視加強延安時期法治文化研究,學習借鑒“十個沒有”的成功經驗,全域開展新時代“十個沒有”平安建設,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行為,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扎實推進信訪工作法治化,鞏固提升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創建成果,兩次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最高榮譽“長安杯”,更高水平平安延安、法治延安建設取得了新成效。
延安革命舊址是一本永遠讀不完的書。每一處革命舊址、每一座革命紀念館,都是我們黨革命文化的承載、初心使命的承載、精神動力的承載。紅色血脈代代賡續,精神偉力跨越時空,那些壯闊的歷程、豐厚的資源,珍貴之處不僅在于其歷史光輝,更在于帶給我們的精神滋養和感召。要充分發揮延安紅色資源在“四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對青少年鑄魂育人的作用。建議在延安建設全國紅色研學基地,倡議全國大中小學生走進延安接受紅色研學培訓,上好行走中的“大思政課”,進一步推動紅色基因的傳承與發展。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冷水江市| 增城市| 庆城县| 宝坻区| 龙川县| 清水河县| 礼泉县| 广州市| 蒙山县| 晋江市| 礼泉县| 新宁县| 辉南县| 昌江| 儋州市| 连平县| 清涧县| 宿松县| 新郑市| 潜山县| 崇阳县| 固安县| 堆龙德庆县| 得荣县| 周至县| 隆化县| 鹤岗市| 禄丰县| 喀什市| 安远县| 樟树市| 肇东市| 乐亭县| 全椒县| 新密市| 山阳县| 庆云县| 芜湖县| 凉山| 阿城市| 鹰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