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5-03-06 12:44:24 來源:長武發布
分享到近日,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發布全省第三批49個鄉村振興典型案例。長武縣彭公鎮孝村《賡續優良傳統美德 加快文化振興步伐》入選文化振興主題;丁家鎮十里鋪村《“采摘綠意·窯洞情懷”窯洞中的生態振興密碼》入選生態振興主題。
此次發布的鄉村振興典型案例圍繞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和鄉村建設六個主題,涉及縣、鎮、村等不同層級,覆蓋關中、陜南、陜北不同區域,形成了可學可鑒的經驗做法,具有很強的示范引領作用。
近年來,長武縣深入學習“千萬工程”經驗,按照“規劃先行、產村融合、共建共治、全域和美”的發展思路,圍繞確保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統籌抓好鄉村產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三個提升”,探索建立“三五”工作模式(即縣、鎮、村三級共建、環境、產業、建設、科技、治理五項示范),因地制宜壯大農業產業、多措并舉加快鄉村建設。
全縣133個行政村整體劃分為“集聚提升類、城郊融合類、特色保護類、搬遷撤并類”4種類型,建成十里鋪村、宇家山村等省市級美麗宜居示范村20個,彭公鎮槐莊村被評為省級“五美庭院”示范村,2024年全市“千萬工程”現場推進會在我縣召開,省農業農村廳《陜農通報》“千萬工程”專刊刊發推廣我縣“三五”工作模式,省廣播電視臺《“千萬工程”在陜西》節目宣傳報道我縣“千萬工程”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經驗,我縣“三五”工作模式入選全省《千萬工程典型案例》;形成了“縣委總策劃、政府強調度、部門全參與、鎮辦見行動、村村抓落實”的“千萬工程”實踐路徑,扎實推進“宜居宜業新家園 富強美好新長武”建設,已建成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8個,預計到2027年全縣將打造60個精品示范村。
彭公鎮孝村:賡續優良傳統美德 加快文化振興步伐
近年來,彭公鎮孝村積極借鑒“千萬工程”經驗做法,依托自身產業基礎和“孝文化”底蘊,堅持領導優先主抓、政策優先考慮、項目優先支撐、機制優先保障,突出文化引領,夯實產業基礎,探索推行“1234”的工作路徑,突出“孝文化”鑄村魂。建設“一街兩心四區”綜合性孝文化研學基地,加強硬件保障,實施孝風“進村入戶、潤心啟智”行動,提升文化軟實力,同時堅持農、文、旅融合發展,實現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的鄉村振興新局面。先后被評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省級衛生村、市級文明村、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市村級黨組織標準化建設示范村,2023年被市關工委命名為“關心下一代教育基地”,2024年被命名為全市第二批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2025年入選全省第三批鄉村振興典型案例。
丁家鎮十里鋪村:“采摘綠意·窯洞情懷”窯洞中的生態振興密碼
近年來,丁家鎮十里鋪村深入挖掘窯洞與農耕文化的深厚底蘊,秉持生態優先、文化興村的理念,全力打造“十里鋪窯洞、古絲路驛站”品牌,通過修繕窯洞、建立窯洞博物館,引領農文旅深度融合發展的新篇章。依托當地豐富的果蔬資源,十里鋪村不僅建立了果蔬采摘園,發展旅游經濟,還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積極實施“污水、垃圾、廁所三大革命”,精心塑造美麗鄉村生態景觀。村莊更是創新推出窯洞賓館、非遺展館、農家美食、網紅打卡地等特色旅游項目,形成“農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在推進鄉村振興、綠化美化家園的過程中,十里鋪村始終堅持綠色、健康發展方向,不斷加強“三堆六亂”整治,力求實現鄉村綠化與生態景觀的完美融合。憑借這些努力,十里鋪村先后榮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鄉村振興示范村、咸陽市衛生村等榮譽稱號,成為長武縣鄉村振興的典范。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密市| 杭锦旗| 太仓市| 长兴县| 商城县| 崇阳县| 铅山县| 清河县| 汝州市| 黔东| 利川市| 宁津县| 合山市| 桓仁| 遂昌县| 明溪县| 田东县| 天门市| 古交市| 榆林市| 鸡西市| 昆山市| 青河县| 湄潭县| 和林格尔县| 赣榆县| 库车县| 二连浩特市| 台中市| 土默特右旗| 合山市| 安丘市| 庐江县| 盐边县| 昌黎县| 丰宁| 合水县| 红安县| 昌平区| 且末县| 余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