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5-03-04 20:03:09 來源:西北在線
分享到渭水之畔,關中腹地,一座跨越三千年的古鎮靜臥于時光長河中。這里曾是周人始祖后稷教民稼穡的沃土,是蘇武持節牧羊十九載的精神原鄉,更是關中農耕文明生生不息的活態博物館。
這座近日被列入第七批陜西歷史文化名鎮名錄的千年古鎮,正以“農耕文明發祥地”的文化基因和“活著的古鎮”的煙火氣,向世界講述著中華文明的古老故事。
一抔黃土藏史詩:農耕文明的基因密碼
步入武功鎮,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漆水河畔的“教稼臺”遺址,斑駁的石碑上仍可辨“后稷樹藝五谷”的銘文。這座后稷傳播農耕文化的講臺,從三千年煙雨中走來,見證了先民從漁獵走向農耕的偉大轉折。考古學家在周邊發現的仰韶文化陶器殘片與周代農具,串聯起華夏民族“粒食天下”的文明鏈條。
每年農歷十一月,武功鎮以盛大的“河灘古會”喚醒文化記憶,耄耋老者吟誦《豳風·七月》,孩童手捧五谷跳起祈豐舞,千年農耕禮儀在新時代煥發新生,“河灘古會”也是中國最早的市場之一。
武功鎮的街巷猶如立體的歷史教科書,明清風格的城隍廟建筑群飛檐翹角,山門高聳,滿溢著威嚴與尊榮。40余處保存完好的古民居院落星羅棋布,報本寺塔的唐風遺韻與蘇武紀念館的漢闕形制交相輝映,好像在細細的述說著唐太宗舍宅為寺的“感恩文化”和蘇武忠貞不屈的“愛國情懷”;漫步在鋪滿青石板的古街,藥王洞巷的上空似乎仍漂浮著當歸的香氣;綠野亭邊杏壇猶有師者傳道授業的朗朗講學聲;磨盤街上,“二十四孝”“仁義禮智信”隨處可見,行走于此,在蒼勁有力的筆端,都能體悟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延續。
這種“活著的古鎮”生態,讓文化遺產不再是博物館的冰冷展品,而是浸潤著人間煙火的溫暖存在。
近年來,為充分挖掘古建筑文化價值,發揮其公共空間作用,武功鎮在保持古建筑、古街區外觀風貌、典型構件的前提下開展修復、修繕,采用改建、增補設施等方式使其適應現代生活需要,讓歷史文化和現代生活融為一體,實現永續傳承。
在古街區、古建筑的保護性開發中,武功鎮始終遵循“詩意棲居”理念,姜嫄水鄉的生態濕地,流水潺潺、白鷺翩躚,拂柳輕搖,盡顯“可以姜嫄、何必江南”的古鎮之美;民俗風情街上集民俗演藝、非遺展示、主題商業等為一體,成為游客新的九宮格打卡地。
通過“農耕+文旅、古鎮+民宿”“農業+研學”等模式的推進,武功鎮的游客量持續增長,旅游收入也不斷實現新的突破,帶動了周邊村子發展特色種植,鼓起了群眾的錢袋子,成為助力鄉村振興的重要舉措之一。
讓守著老宅的村民在家門口吃上了“文化飯”,群眾開心地說:“老房子活了,我們的日子也更紅火了。”
對于未來,武功鎮將進一步深入挖掘和宣傳本地歷史文化承載的價值內涵,持續加強名鎮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利用,將歷史建筑、歷史文化街區、景區景點有效串聯,通過“微改造”的“繡花”功夫,推動歷史文化名鎮的保護、文化旅游、鄉村振興有機結合,讓歷史文化名鎮見人、見物、見生活”。
武功鎮,這片烙印著歷史印記的古鎮,從教稼臺飄落的千年谷粒,到現代農業園綻放的科技新芽;從蘇武紀念館斑駁的漢磚,到網紅民宿溫暖的燈光……用三千年的文明積淀訴說著:真正的文化傳承,從不是簡單的復古懷舊,而是讓歷史文脈在青磚灰瓦、飛檐翹角下融入當代生活,讓農耕文明的智慧持續滋養現代人的精神家園。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城县| 长岭县| 马山县| 横峰县| 淮南市| 如东县| 繁峙县| 灌云县| 海阳市| 五峰| 绍兴县| 来宾市| 镇赉县| 保靖县| 苍梧县| 米泉市| 南宁市| 长春市| 宝应县| 平定县| 吴江市| 师宗县| 靖西县| 若羌县| 涟源市| 通海县| 巴里| 商城县| 洛隆县| 额尔古纳市| 莎车县| 平邑县| 凤冈县| 贵定县| 石柱| 萨嘎县| 邹城市| 宜城市| 吉林省| 巴中市|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