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wù)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wù)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4-08-12 09:46:43 來源:陽光網(wǎng)-陽光報
分享到詩意喜賀陽光君——賀《陽光報》更名二十周年
■張穎輝
猶記得“陽光少年年十五”,卻忽已“加冠”,正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今晨,走出門就與陽光君迎了個滿面。
你好,陽光君!我們一路同行。
打開《陽光報》,我坐在公園的長椅上仔細(xì)閱讀著。太陽從地平線上升起,晨練的人們開始回家,世界忙碌了起來。我誦出了李太白的佳句應(yīng)和你:“日出東方隈,似從地底來。”
此刻,我行走在渭濱街上,這是三秦大地上一條極其普通的街道。你對我敘說著一條陜西新聞,我說,小時候讀白樂天的詩句,現(xiàn)在念來正合時宜:“陽光滿前戶,雪水半中庭。”
這會兒,我因為工作需要穿梭在大秦嶺里。這一程,從“榆林·咸陽”到“寶雞·安康”,從“漢中·延安”到“銅川·渭南”……你將地市的新聞逐一為我播報。我云劉郎的詩:“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你說:“陽光總在風(fēng)雨后,風(fēng)雨后見彩虹。”
太陽升騰在秦嶺之巔,我偷得一時閑,于一農(nóng)戶家中喝茶。你已聚焦巴黎奧運會,我欣喜若狂,念宋太祖的詩:“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山如火發(fā)。”
這一天,走涇河,過渭河,經(jīng)丹江,穿漢江……我有感而發(fā),誦出:“日出江花紅勝火。”你說:“公益廣告、陽光熱點、教育新聞等一條都不能少。”我吟阮籍的詩:“清陽曜靈,和風(fēng)容與。”
有了你的同行,生活是多么廣闊……
歸來時,我漫步于“南山酒吧街”:街上文化氛圍正濃,書畫美文盡墨香。但見韓老師(韓老師是個可敬的陽光人,他利用業(yè)余時間建設(shè)了這條集文化、休閑于一體的長街)款款而來,他笑語:“依然陽光,依然愛。”忽憶起趙孟頫的詩:“旭日照原野,萬物皆欣榮。”在旭日的照耀下,世間萬物都顯得生機勃勃、欣欣向榮。多么美好的景象啊!陽光君,正似旭日陽光冉冉升騰在三秦大地上……
明天會更好!
(作者簡介:張穎輝,女,筆名“穎雪”,陜西西安人。作品散見于《北京日報》《青海日報》《松原日報》《甘孜日報》《西安晚報》《鳳凰資訊報》《儋州文藝》《涇陽文藝》《木香》《三泉》《七天》《煙雨文藝》等海內(nèi)外報刊。)
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一片陽光的助力——寫給《陽光報》更名二十周年
■張大川
記得,還是在本世紀(jì)之初的2004年,某一天,偶爾去朋友的單位閑聊,無意中,在朋友的案頭之上那一疊堆積如山的報紙雜志之間,翻閱出了一份好像是才更名的、散發(fā)著濃郁墨香的《陽光報》。聽我朋友講,《陽光報》原來的名字叫《軍工報》,2000年10月改名為《經(jīng)濟新報》,2004年2月才最終更名為現(xiàn)在的《陽光報》。我欣賞著這份清新脫俗的報紙,看著套紅而碩大的“陽光報”幾個字,腦海里不由得升騰起一番景象:清晨,一輪紅日噴薄欲出,陽光灑向大地,光芒四射、活力盡現(xiàn)……“好!”我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把我的朋友嚇了一跳,只見,桌面上朋友剛給沏的茶水,輕輕地濺起了浪花!朋友問:“咋啦?”我說:“《陽光報》好呀!這個報名起得好!”
之后,我好像認(rèn)準(zhǔn)了《陽光報》,將《鐘情(陽光報)》《汨羅江·屈原》《揮之不去的記憶——印象路遙》《國慶禮贊》《為什么淚水會打濕我的眼睛》等稿件都投向了這份令我情有獨鐘的報紙。
作品見報后,我也與《陽光報》的編輯老師熟絡(luò)了起來。起初,《陽光報》的社址還在西安市北關(guān)正街,與我上班的地兒離得挺近的,我沒事的時候就去報社走一走。一來,我的稿子經(jīng)常見諸報端,順便取幾份剛剛出版的報紙;再者,有了好稿子,就趕緊送過去,看到編輯老師忙碌的身影,我的心里就特別感動!伴隨著每天的朝陽,記者、編輯和校對老師辛苦制作出來的《陽光報》就被發(fā)行老師及時、安全、準(zhǔn)確地投送到了每一位讀者的手中。一字一句總關(guān)情、文筆妙手著華章,《陽光報》幫你了解國內(nèi)、國際的新聞大事,并關(guān)注百姓民生。
2020年6月2日,《陽光報》從西安市北關(guān)正街搬遷至曲江登高路1388號新華出版?zhèn)髅酱髲B,雖說距離稍微遠(yuǎn)了點,但我每次都是樂此不疲地乘坐著公交車或是地鐵去看望我心心念念的《陽光報》。我始終堅信:每一次成功的背后,都有一片陽光的助力!
(作者簡介:張大川,陜西省楹聯(lián)學(xué)會會員、咸陽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咸陽市詩歌學(xué)會會員。作品散見于《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詩鄉(xiāng)》《華商報》《三秦都市報》《陽光報》《陜西詩詞界》等中央和省、市媒體,并獲得了中國文聯(lián)、中國文化部等部門的獎勵。)
七絕兩首 金秋——致《陽光報》更名二十周年
■張金富
其一
薰風(fēng)熱霧半浮樓,
細(xì)雨聲敲晤金秋,
一葉清涼新夢好,
耕耘至此望割收。
其二
今尚伏中心已喜,
迎涼送暑正當(dāng)時,
讀書疑有風(fēng)掀頁,
聽雨依然荷漲池。
(作者系冀中能源峰峰礦業(yè)集團組織部原部長)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谷| 遵化市| 正安县| 桦甸市| 洪湖市| 桦川县| 长阳| 扎鲁特旗| 红桥区| 龙陵县| 富源县| 黑河市| 田阳县| 双柏县| 北流市| 福安市| 盐池县| 离岛区| 横山县| 石台县| 崇左市| 迁西县| 炎陵县| 隆林| 堆龙德庆县| 慈溪市| 华宁县| 安西县| 万载县| 玉环县| 滁州市| 漳浦县| 沙洋县| 枣庄市| 无为县| 昭通市| 化隆| 文化| 镇坪县| 兰州市| 长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