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4-04-19 21:15:32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在我國,慢性鼻竇炎(CRS)的患病率約為8.0%,且這一比例仍在逐年攀升。CRS不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產生嚴重影響,同時也造成了巨大的醫療資源消耗。既往研究發現即使經規范治療,術后2年CRSwNP復發率可高達55.3%。目前由于缺乏顆粒物在群體鼻腔中沉積分布的精確評價方法,使得我國鼻腔給藥裝置的開發處于空白狀態。制備高遞送效率的鼻腔給藥裝置一直是學術界和工業界廣泛關注的重要研究領域。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鄭國璽教授、張亞副研究員、特聘教授董敬亮等醫工交叉團隊利用基于影像資料的計算流體力學模擬和體外仿生實驗相結合的手段,成功預測了不同中鼻甲手術后霧化給藥的最佳粒徑。該突破性進展對鼻腔藥物遞送體系及新藥開發具有重要作用。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耳鼻喉科鄭國璽教授、張亞副研究員醫工交叉團隊在鼻科學領域取得重要進展在國際鼻科學排名第一的雜志《鼻科學》(Rhinology Journal)(IF=7.2)上,發表以“不同術式中鼻甲切除術后霧化顆粒在鼻氣道內流動和沉積的對比研究”(Comparative investigation of transport and deposition of nebulized particles in nasal airways following various middle turbinectomy)為題的文章。在此項研究中,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耳鼻喉科博士生馬瑞萍為第一作者,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高級講師田琳研究員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耳鼻喉科鄭國璽教授、董敬亮特聘教授、張亞副研究員為本文的共同通訊作者。論文第一單位及末尾通訊單位為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該研究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陜西省重點研發項目和榆林市產學研基金以及澳大利亞研究理事會優秀青年基金項目的聯合資助。
該研究不僅體現了跨學科合作在解決復雜醫學問題中的優越性,也展示了鼻腔空氣動力學方法在鼻竇炎手術設計及提高術后給藥效率方面的巨大潛力,反映了交大二附院在上呼吸道生物力學領域的研究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在開展國際科研合作、跨學科人才培養方面也建立了成熟有效機制。
僅在過去的一年內,鄭國璽教授、張亞副研究員、特聘教授董敬亮所領導的人體呼吸道氣固兩相流醫工交叉研究團隊以西安交大第二附屬醫院為通訊單位已在高水平刊物上發表SCI 論文11篇(其中JCR1區8篇)。根據愛思唯爾(Elsevier SciVal) 數據庫統計,在“鼻腔計算流體力學(T.17673)”細分領域,團隊張亞副研究員3年內學術熱度排名全球第 5,國內第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定县| 古蔺县| 西峡县| 伊金霍洛旗| 巴彦县| 札达县| 佳木斯市| 广东省| 游戏| 平陆县| 岳西县| 梅河口市| 高阳县| 绵阳市| 忻州市| 望城县| 仁寿县| 龙州县| 郁南县| 昌都县| 霍林郭勒市| 韶山市| 盈江县| 古交市| 昌图县| 华阴市| 微山县| 马龙县| 碌曲县| 揭东县| 新巴尔虎右旗| 望江县| 贵定县| 交城县| 柳河县| 宜宾市| 鄂温| 新津县| 华容县| 稷山县| 镇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