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服務編號:61120190002
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9-63907152
2023-12-07 16:45:41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由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主辦,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承辦,陜西省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協辦的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第26次全國急診醫學學術年會于12月1日至3日在曲江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全國急診急救領域的專家、醫務工作者齊聚古都長安,共襄盛會。
大會開幕式由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常委兼秘書長潘曙明教授與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診中心主任杜俊凱教授主持。首先大會開幕視頻回顧了我國歷屆急診醫學學術年會盛況及近年來急診領域最新進展與取得的豐碩成果。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常務副院長王茂德致歡迎詞,他從醫院發展史,急診中心創建與發展歷程,回顧了一附院急診中心對總院及分院發展中所做出的突出貢獻,也對急診中心“多學科交叉”,“半小時急救圈”,提出更高期望。
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四川省人民醫院急救中心學科帶頭人呂傳柱教授在致辭中歡迎廣大急診界同道遠道而來參加本次盛會,感謝中華醫學會,陜西省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及承辦方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為本次大會隆重召開所做出的努力。
為幫助更多遺傳血管性水腫(hereditary angioedema,HAE)并發喉頭水腫患者煥然新生,進一步指導和加強各個層級醫院的急診科醫生了解HEA診治標準化、規范化和同質化,大會經專家討論后正式發布《遺傳性血管性水腫急診科診療路徑》。
中國縣級醫院急診聯盟成立后,為推動縣域急救體系建設,歷經《中國縣級醫院急診科建設規范專家共識》到《縣域醫共體急救體系建設規范專家共識》,再到《中國縣域醫共體急診急救大平臺建設規范專家共識》,啟動了《中國縣級醫院急診急救服務能力評價體系》的制定工作,經過近半年4稿修訂,于大會開幕式當天定稿并隆重發布。
隨后,由呂傳柱主委就《覆蓋西部的緊急醫學救援體系的初步建設構想》作重要報告。呂傳柱在報告中指出著力構建中國西部緊急醫療救援體系,建立健全緊急醫學救援管理機制,構建海陸空立體化協同救援,可全面提升現場緊急醫學救援處置能力和救治能力。急診急救大平臺建設作為緊急醫學救援的基礎,通過大平臺進行數據收集和共享,爭取將預警反應速度提前,緊急救援要專科向急診前移,急診向院前前移,院前向現場前移,現場向公眾前移。最后他還表示開展“平急結合”,強化緊急醫學救援培訓與演練,打造一個以成渝戰略為支撐點,按照國家隊水平建設,共同建設具有中國西部地域特色的,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覆蓋一個區域的先進的符合國情、符合地域的急救模式。
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前任主委,山東大學齊魯醫院陳玉國院長隨后就《我國急診醫學發展的未來》做了精彩分享。報告中提出“急診(Emergency)、創新(Innovation)、機遇(Chance)、聯盟(Unity)”曾作為既往急診醫學年會主題,把EICU建設工作向全國推廣,是進一步提高急診學科體系和救治能力的必然要求。急診中心亞專科建設應滿足當地“地情”需要,綜合考慮當地的地理條件、社會需求與醫院發展,重視高質量人才隊伍的培養,提高臨床思維能力、應變能力、溝通能力,以崗位勝任力為導向,分層施救,大力促進學科交叉,以“防、診、治、康”為導向,加強急診急救中心的建設。
中華醫學會器官移植分會主任委員薛武軍教授在《急診、重癥與我國器官捐獻和移植的創新發展》報告中提出器官移植的多學科機制,器官捐獻與器官移植離不開多學科的交叉與融合,在重癥救治到生命終止,到協調捐獻,到移植技術,到挽救生命,到生命延續,這也更加體現了器官移植與急診工作的深度關聯。
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北京中日友好醫院張國強教授在《急診學科之我見》中指出:急診醫學科任重而道遠,其功能是急危重癥的搶救中心、疑難疾病的會診中心、突發事件的救援中心、多系統疾病的留置中心。急診學科主要是以急危重癥為主,應該積極發展亞專業建設,如心肺復蘇、急性中毒、理化損傷、創傷急救等。張國強教授在報告中進一步強調急診學科課題研究,要難而不為,難而有為,強調急診五大平臺建設與能力的提升,急救技術、特色技術、前沿技術相關能力的提升都是可以增強急診的烙印。
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趙曉東教授,中華醫學會科學普及分會主任委員,湖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祝益民教授分別就《創傷失血性休克中國急診專家共識解讀》與《健康中國行動與急救科普探索》做了精彩報告。
來自香港仁安醫院胡詠儀教授在《香港急診醫學院專科醫生培訓》中指出急診科醫生培訓中需要有十項必修課程,包括成人生命支援術、兒科生命支援術、氣道處理、骨科及外科技能、超聲波基礎、災難醫學及事故分流、毒理學基礎、急診專科模擬訓練、文獻評定/實證醫學,鎮靜程序,達到具有獨立工作的能力,以提供優質和安全的急診醫療服務。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急診中心主任杜俊凱教授在《5G院前急救體系助力急診大平臺建設》主旨報告中介紹到,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作第一批國家醫學中心建設的輔導單位,承擔更大范圍的急危重癥患者救治工作,智慧急救危重患者體系成為急診中心建設的重中之重。西安交大一附院為救護車搭載了先進的“5G+VR+病例系統+語音識別系統”,讓后端的急診專家團隊的指揮和急救轉運現場的互動得到了更大限度的保證。急救平臺所具備的幾個子系統——院內外專家的遠程會診系統,區醫院的轉運系統,以及區醫院的相關數據展示,信息共享真正實現了急救轉運的最大保障力度,期待在5G急救的智慧轉運助力下急診急救大平臺建設的愿景真正能更早實現。
會議召開當日下午,為推動我國心肺復蘇技能普及與急救事業發展,舉辦了急救復蘇核心技能大賽,共有來自全國12支隊伍參加比賽,安排了理論知識和技能操作兩個環節,涉及心肺復蘇、AED使用、球囊輔助通氣,常見心律失常解讀與處置等,在模擬環境下進行應急救護措施,生動展現了急診急救現場的緊張氣氛。
隨后的各分會場,名家云集,共同探討交流與展現急診前沿發展。在多場專題論壇中,多位知名專家在大會現場或者通過視頻的形式,從不同角度充分探討和交流了急診急救與急診重癥的前沿進展,重大挑戰和應對策略,為急診醫學的發展貢獻出寶貴的經驗和智慧。
本次盛會最后在12月3日中午,公布急救復蘇核心技能比武大賽成績后圓滿落幕,其中線下參會人數有3000余人,共設置了1個主會場,34個分會場、13個專題討論會,學術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高雄市| 灵丘县| 始兴县| 永顺县| 华亭县| 泗阳县| 资讯 | 百色市| 上思县| 蒙自县| 梅州市| 巴林右旗| 通河县| 武威市| 灵台县| 乌兰浩特市| 新化县| 西乌珠穆沁旗| 盖州市| 丰镇市| 象山县| 黎川县| 南华县| 苏尼特右旗| 章丘市| 神农架林区| 隆化县| 静安区| 周宁县| 抚顺县| 望江县| 乾安县| 柳林县| 石柱| 临夏县| 丹凤县| 洪江市| 宜兴市| 象州县| 临洮县|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