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7 12:33:27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創新開拓,砥礪前行!西安高新醫院心血管病院采用shockwave技術冠脈介入聯合TAVR一站式手術成功救治危重患者。該例手術的成功實施標志著西安高新醫院在冠脈聯合瓣膜介入一站式手術領域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接受該手術的是一位65歲的男性患者,家住山西。住院接受治療的前半個月,他在活動后出現了胸悶、氣短、雙腿水腫的癥狀,甚至在夜里出現陣發性呼吸困難。這些癥狀嚇壞了患者和家人,他們緊急在當地醫院就診。
入院時患者已經被診斷為心衰,生命岌岌可危,但治療后癥狀仍然沒有明顯改善。5月22日,情況不樂觀的患者在救護車的轉運下來到西安高新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接受進一步治療。入院后,心血管病院陳文生副院長立即床旁查看患者,發現該患者體型瘦小,體重不足50kg,甚至無法平躺下來休息,需要吸氧維持生命。
緊接著,醫護人員為老人完善相關檢查。實驗室檢驗提示:心衰指標(BNP):15000。心臟超聲檢查提示: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大量),瓣葉增厚,二尖瓣中量反流,EF值35%。冠脈CTA提示:前降支及左旋支冠脈重度鈣化,管腔重度狹窄。主動脈CT提示:升主動脈及主動脈弓廣泛嚴重鈣化。各項檢查顯示,患者病情嚴重且復雜,需要及時、精準的治療。
專家團“頭腦風暴”
“精準施策”
經積極糾正心衰治療后,患者癥狀逐漸改善。為盡快決定患者的下一步治療方案,陳文生副院長組織全科醫生,并邀請心血管內科醫生進行討論:患者瓣膜病伴冠心病診斷明確,進行瓣膜置換加冠脈搭橋外科手術本應是首選。但由于患者身體狀況不佳,心肺功能很差,且主動脈嚴重鈣化,外科開胸手術風險極高,術后并發癥及死亡率極高。陳文生副院長提出一站式冠脈支架+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手術方案。

胸腹主動脈鈣化
心血管內科專家表示介入治療創傷小,不需要體外循環,避免了心臟停跳對心臟的損害。但該患者冠狀動脈嚴重鈣化、高度狹窄,介入治療的難度和風險也很高,欒榮華院長提出應用Shockwave血管沖擊波球囊+藥物支架術能改更好更安全的解決該患者的冠脈病變。出于降低風險,讓患者術后獲益更多的角度出發,經過專家們充分的考慮與討論,最終決定采取一站式冠脈支架植入(PCI)+經導管主動脈瓣介入治療(TAVR)手術的方式進行治療。
專家團合作“闖關”
順利實施手術
2023年5月31日,在西安高新醫院雜交手術室,心血管病院欒榮華院長、陳文生副院長、心臟大血管外科馬恩副主任、心血管內科李森軍副主任醫師為一位65歲冠狀動脈嚴重鈣化、高度狹窄、重度主動脈瓣關閉不全危重癥患者成功進行了冠脈介入治療和TAVR一站式手術。
首先,欒榮華院長和李森軍副主任醫師應用Shockwave血管沖擊波球囊+藥物支架術,對冠狀動脈回旋支和前降支嚴重鈣化、高度狹窄病變進行介入治療,完全血運重建。后由陳文生副院長、馬恩副主任進行TAVR手術……
醫生介紹:冠狀動脈鈣化病變是目前心血管介入治療中非常棘手的病變,尤其是嚴重鈣化病變,被稱為‘最硬的骨頭’或‘最堅硬的堡壘’,它顯著增加冠脈介入治療的難度和風險,是支架內血栓形成和再狹窄等不良結果的主要因素,也是心血管介入醫師所面臨的重要挑戰。

CTA檢查 顯示患者冠脈嚴重鈣化
以往對于重度鈣化病變,一般會應用切割球囊、棘突球囊、高壓球囊等,通過切割、高壓力擴張進行處理;而對于嚴重鈣化病變,往往需要應用旋磨、準分子激光等技術。盡管如此,對于一些“躲”在斑塊深層的、鈣化厚度>0.5mm的、鈣化角度>180°的病變,有時旋磨等技術也只能“束手無策”。然而這種情況恰恰是Shockwave 血管沖擊波球囊的用武之地,為這一困境提供了理想的解決方案。
冠脈問題得到完美解決后,接下來就要一站式行TAVR手術。
目前TAVR有兩種手術方式:一種是經股動脈入路瓣膜植入,對于主動脈瓣狹窄為絕對適應癥,一種是經心尖入路瓣膜植入,通常用于瓣膜反流。經股動脈路徑患者風險,術后恢復均優于經心尖路徑。經股動脈入路對主動脈瓣反流患者行瓣膜植入,對患者主動脈根部解剖結構,對術者及其團隊技術要求較高。
醫生積極完善對患者主動脈根部及全主動脈評估,CT模擬提示:患者主動脈根部結構較差,瓣環略大,瓣環下流入道呈梯形,左冠瓣瓣葉雍長,好在竇部較大,瓣葉增厚,且升主動脈直徑正常。雙側股動脈以及主動脈弓部動脈粥樣硬化比較嚴重。這樣的解剖結構意味著手術難度明顯增加,術后風險加大。為了降低瓣膜遮蔽冠脈開口風險,瓣周漏等,選擇合適瓣膜,使瓣膜植入更精準,醫生前期對患者主動脈根部行3D打印,并在體外行模擬實驗,目的是盡可能降低手術中的風險。
出于讓患者擁有更好的生活質量的目的,醫生最終選擇了創傷極小的經股動脈入路主動脈瓣植入術。術者、手術助手、麻醉醫生、導管室護士、體外循環醫生對術中環節充分討論,制定完善詳盡的手術計劃以及術中出現可能并發癥的應對預案。在陳文生副院長心臟外科團隊的竭誠努力、默契配合下,順利的為患者經導管置換了主動脈瓣膜。術后超聲顯示:瓣膜位置良好,功能正常,無瓣周漏,心電圖無傳導阻滯,心功能有所改善。患者術后2小時蘇醒,3小時拔出插管。第二天已下床活動。
此項技術的開展,標志著西安高新醫院心血管病院對于冠脈嚴重鈣化合并主動脈瓣膜病變的介入治療進入了全新的階段。相信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此類患者能接受到shockwave沖擊波球囊治療以及TAVR手術帶來的福音,為冠心病合并瓣膜疾病的危重患者迎來全新的解決方案!
欒榮華教授
醫學博士,副教授、副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西京醫院心血管內科副主任。國家衛健委冠狀動脈介入培訓中心專家組成員、培訓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同行評議專家,教育部學位中心博士、碩士論文評審專家。
在臨床工作中主要從事冠心病的介入治療,擅長各種復雜冠狀動脈病變的介入治療,手術患者逾萬例。對心血管內科的常見多發疾病、急危重癥疾病的診療經驗豐富。在國內率先開展了下肢閉塞動脈球囊成形術+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基因治療術。在省內最先開展了冠狀動脈搭橋術后橋血管球囊成形術+支架術、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室間隔化學消融術。
陳文生教授
醫學博士,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曾任西京醫院心血管外科副主任。哈佛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麻省總醫院和佰明翰醫院)心臟外科和血管外科的訪問學者和博士后。
在先天性心臟病、冠心病、瓣膜病外科和大血管疾病診斷與外科治療的各個方面都有豐富的經驗,尤其擅長復雜、重癥、再次或多次心臟手術。在國內首先開展了瓣膜置換同期雙極射頻迷宮治療心房纖顫;在西北地區首先開展了小切口主動脈瓣膜置換等。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