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16 19:54:20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周萌芽 記者 鄭亞雷)28歲小伙突發消化道出血、全身多發性紫癜、皮膚黃染、全身水腫、呼吸困難,經過醫生連續72小時的急救,順利脫離生命危險!近日,陜西省結核病防治院ICU病房上演了一場生死時速的大營救。醫護人員通過雜合式血液凈化療法,救治了一名罕見的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合并肝衰結核病患者.專家提醒,得了結核病一定要規范治療、合理用藥,以免引起藥肝、肝衰及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危險并發癥!
突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命懸一線
該患者28歲,是一名耐多藥結核患者,來院時全身水腫、呼吸困難、全身皮下多發淤斑,精神狀態極差。陜西省結核病防治院ICU醫護團隊接診后,第一時間了解病史、完善檢查、查明病因,發現患者血小板極低,消化道嚴重出血,診斷為重癥結核病、藥物性肝損傷引起的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及膿毒血癥。其中,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在結核病患者中十分少見,起病急驟,預后兇險,膿毒血癥是則由細菌病原體等感染因素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嚴重時可導致器官功能障礙和循環障礙,危及生命。
72小時急救 上演生死時速
患者病情危急,該院ICU醫護團隊在明確診斷的同時緊急為其輸注血小板、血漿、纖維蛋白原等支持治療,并對治療效果進行綜合評估,在保障生命體征安全的前提下進行CRRT雙重血漿置換、血液灌流、膽紅素吸附等治療。這種方式不僅是單純的血液透析治療,更是血液吸附、血漿置換、免疫吸附等各種血液凈化模式相結合的治療方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減輕黃疸,同時清除炎性介質,達到標本兼治的效果,最終經過72小時的搶救,患者脫離生命危險。
規范治療結核 有助預防DIC
該院重癥醫學科主任吳曉玲介紹,彌散性血管內凝血又稱DIC,是人體凝血機制激活,引發血栓形成和全身性出血的一類綜合征。典型的癥狀有出血、休克、栓塞和溶血,需要緊急處理。治療的關鍵是積極控制原發病,同時根據臨床分期來干預其病理過程。大多起病急驟,預后兇險,如不及時處理,常危及生命,少數患者經積極治療后可治愈。
感染性疾病是引起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的誘發因素之一。結核病,作為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導致的慢性特異性炎癥,感染后會導致血液系統異常。如常見的繼發性貧血、白細胞減少或增加,血小板減少,有些會發生類白血病樣病變反應,為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紫色和罕見骨髓纖維化。
另外,嚴重的肝功能異常也會誘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以抗結核藥物而言,其所導致的肝損傷在抗結核藥物引起的不良反應最為常見、危害也最大,會導致肝臟生物合成功能下降,凝血因子減少,患者不僅會合并乏力、厭食油膩、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部分患者可能出現皮膚黃染,甚至誘發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該院專家提醒,得了結核病一定要規范治療、合理用藥,積極控制病情的同時最大程度保護肝臟健康,另外還要密切監測肝功,發現異常及時就診,在醫生的指導下調整治療方案,以免引起不良反應,導致不可挽回的后果。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