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02 07:37:01
來源:陜西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分享到
在我們生活中有著這樣一群孩子,他們雖然不聾,卻好像對外界信息充耳不聞;雖然不啞,卻怎樣都不愿意開口說話;他們似乎有一種異于常人的思維方式,就像來自遙遠的星球一樣,一個人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獨自閃爍,因此,他們被稱為“來自星星的孩子”。
雖然這個名字看上去充滿著詩意,但背后卻隱藏著殘酷的真相,“來自星星的孩子”其實代指的是孤獨癥兒童。
2007年12月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4月2日定為“世界孤獨癥日”,以提高人們對孤獨癥的相關研究與診斷以及孤獨癥患者的關注。2023年第十六個“世界孤獨癥日”,中國精協孤獨癥工作委員會發布了主題口號——關愛孤獨癥兒童,關注與支持孤獨癥人士的照顧者和專業工作者。
孤獨/自閉癥的醫學名稱是「孤獨癥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它的基本特征是:交互性社交交流和社交互動的持續損害,以及受限的、重復的行為、興趣或活動模式。由一種或多種原因導致的有生物學基礎的神經發展性障礙,因此孤獨癥兒童不能像其他正常兒童那樣學習,他們在社交、溝通和行為方面存在著巨大的缺陷和挑戰。
孤獨癥的主要表現
社會交往障礙
社會交往障礙是兒童孤獨癥的核心癥狀,表現為缺乏社交注視、微笑和依戀、交會性注意缺陷、不能進行正常游戲、不能遵守社會規則、不能建立伙伴關系等。
語言交流障礙
語言交流障礙是孤獨癥的第二大主癥,表現為語言表達障礙、語言理解障礙、缺乏實際意義的語言交流、自言亂語等。
刻板重復的行為障礙
孤獨癥患兒另一顯著特點是行為方面的障礙,表現為日常生活習慣的刻板化、過分專注于某些事物、行為和情緒異常等。
認知缺陷和感知覺障礙
認知缺陷和感知覺障礙主要表現為智力發育遲緩、注意缺陷、心理推理缺陷、感覺遲鈍或過敏、特殊感覺偏好等。
自傷、攻擊等行為
部分孤獨癥患兒可能會出現自傷、攻擊等行為。痛覺可能遲鈍,而對某些聲音卻過度敏感,其中約3/4患兒存在精神發育遲緩,患兒能力發展可能不平衡,音樂、機械記憶、計算能力相對較好。1/4~1/3患兒會出現癲癇。
而直到現在,孤獨癥也是世界性的醫學謎團,不僅尚不存在治愈方法,而且未找到明確致病機制,目前總體對于孤獨癥的治療是以早期行為干預為主,且需要長期持續性治療。
早期干預中,康復訓練是目前公認的改善孤獨癥核心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最有效方法。目標是促進患者的語言發育,提高社會交往能力,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和學習技能。學齡期語言交流能力和社交能力有所提高以后,部分患者可以到普通小學與同齡兒童一起接受教育。
心理治療則多會采用行為治療,主要目標是強化已經形成的良好行為,矯正影響到接受教育和訓練、社會交往或危害自身安全的異常行為等。還有一項不可或缺的是家庭治療和咨詢,這能使孤獨癥患者的父母了解患者存在的問題,掌握恰當的養育技能和應對技巧。
世界因多樣而美麗,孤獨癥人士是這個多樣化世界的貢獻者,請關愛他們,也請關愛照顧他們的人們。希望社會人文關懷之光能照到每一位孤獨癥人士,以及為孤獨癥群體默默付出的人們。
科室簡介
兒童保健科是集保健、臨床、科研、教學為一體的兒童保健中心。我們堅持以建樹保教典范、呵護兒童健康為宗旨,保健與臨床相結合、面向基層、面向群眾,全心全意為兒童服務,提高兒童生命質量。我科室擁有專業的醫護團隊,其中包括兒童保健醫師、心理治療師、兒童心理醫師、中醫針灸推拿師、營養師、康復治療師、護師、育嬰師、撫觸師等專業技術性強的醫護工作人員。
診療范圍
1.嬰幼兒健康管理:體格發育、智力發育、營養評估、聽力篩查、視力篩查等。
2.高危兒門診:高危兒早期識別及管理,家長指導及早期干預。
3.營養門診:喂養問題、營養素異常、營養性疾病、過敏性疾病。
4.兒童心理行為發育門診:多動癥、抽動癥、孤獨癥、精神發育遲緩、睡眠障礙、進食行為障礙、情緒及行為問題的診治及心理治療。
5.生長發育門診:生長發育評估、喂養指導、體格生長偏離如肥胖、矮小等患兒的診治及指導。
6.中醫兒保:小兒推拿、穴位貼敷、針灸、藥浴、食療等。
7.兒童智能與發育評估:小兒心理行為發育、兒童氣質、注意力評估、自理能力評估、語言發育評估。
8.康復訓練:腦癱、孤獨癥、智力發育遲緩、多動癥、發育性協調障礙等康復治療。
9.早期干預:由經驗豐富的康復治療師根據每個兒童不同的發育水平制定家庭干預方案,并指導家長如何進行家庭早期干預訓練。
地址:西咸新區灃西新城龍臺觀路831號(啟迪國際會展中心向南500米路西)。
門診:門診3樓。
電話:029-33690120 029-33350361
編輯: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