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29 16:31:29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胡凱倫 記者 鄭亞雷)患兒6年反復肺炎,患有罕見的先天性肺隔離癥,西安交大一附院兒外科團隊再次攻克難題,僅僅用單孔胸腔鏡就為患兒摘除病肺解除病痛。
一周前,6歲的多多(化名)跟隨父母慕名來到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外就診。原來,多多早在媽媽肚子里的時候就被發現患有肺隔離癥,但是家人并沒有意識到這種疾病的嚴重性。出生至今,多多頻發左肺肺炎。長期的發熱、咳嗽、咳痰嚴重影響了多多的生長發育。家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卻錯過了最佳治療時間(最佳手術時間為出生后6-8月)。輾轉多家醫院的多多家人經介紹,找到了交大一附院小兒外科曹振杰主任,希望曹主任能夠幫助孩子擺脫病痛的折磨。曹主任了解多多的情況后非常同情她,希望能用最小的創傷獲得最大的治療效果。
術前肺部CT提示左肺下葉葉內型肺隔離癥,病灶動脈血供來自胸主動脈近膈肌段。開胸手術無疑是提高手術安全性的一種選擇,但是由于多多年齡尚小,開放手術創傷巨大且術后切口瘢痕嚴重,會給多多幼小的心靈留下不可磨滅的創傷,因此,經過多學科充分的術前準備和討論,最終曹振杰主任為多多制定了微創治療方案——單孔胸腔鏡下左側葉內型隔離肺切除術。
這個手術對患者的腔鏡操作要求極高,手術難度巨大。即便是反復討論,充分準備,在腔鏡進入多多胸腔的那一刻,手術室的醫生都不由得捏了一把汗,由于長期反復的肺部感染,病肺充血水腫明顯,與膈肌、壁層胸膜廣泛粘連,稍有不慎,就很容易引發術中大出血、神經或胸導管等損傷。并且由于單肺通氣以及手術對心肺的干擾,麻醉也變得不再簡單。
麻醉科朱敦教授等以高超的技術保障了術中多多生命體征的平穩。同時,術中還邀請胸外科張云峰主任醫師、高山醫師等協助。在手術室、麻醉科、胸外科的通力配合下,曹振杰主任團隊在單孔胸腔鏡下輕柔地松解病肺周圍的粘連,抽絲剝繭,暴露病灶,仔細游離其滋養血管及肺段,當病變肺葉被完整離斷取出后大家松了一口氣。
手術后,多多病情平穩,剩余肺葉通氣膨脹良好,雖然手術帶來的疼痛讓她每一次呼吸都小心翼翼;但是她堅毅而倔強的小眼神里閃爍的都是歡喜。多多的父母術后緊緊握住曹主任的手說:“太謝謝您了,困擾我們六年的難題終于解決了。”
先天性肺隔離癥又稱支氣管肺隔離癥,為先天性肺發育畸形。肺隔離癥占肺部疾病的0.15%-6.4%。臨床特點為存在異常動脈供血,主要來自體循環供血,多為胸主動脈及腹主動脈,主要分為葉內型肺隔離癥、葉外型肺隔離癥和混合型肺隔離癥。治療方法首選手術切除病變肺組織。
隨著患兒年齡的增長,隔離肺組織對血流動力學方面的影響加重,增加手術困難,嚴重時可影響孩子生命,因此,早發現,早診斷,早手術是關鍵。
編輯: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