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8 19:40:04
來源: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分享到
近日
在3月10日召開的全市統戰工作提升推進大會上
咸陽市委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
對咸陽市10名“統戰工作突出貢獻人物”
和65名“最美同心人物”
進行了通報表彰
咸陽第一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醫患辦副主任段飛
入選咸陽市“最美同心人物”
今天的《青年力量》
讓我們一起走近他!
“滴!滴!滴!”心電監護儀發出的電音,是生命正在躍動的象征。急診科的搶救室里,腦梗死、呼吸衰竭、消化道出血等等各種疾病等待搶救......在這里,為生命爭分奪秒,讓生命在全力以赴中獲得尊嚴。
段飛,急診科主任,副主任醫師。在他的行醫生涯中,懷著對醫療工作的滿腔熱情,不斷開拓進取,提升業務水平,用心照顧好每個患者。
“急”字當頭與死神賽跑
急診醫學科,作為醫院的生命通道和窗口,是疫情防控、治療的前沿陣地,是一個永不熄燈、24小時有人堅守的地方,是全院病種最復雜,搶救和管理任務最重的科室之一。在這里,與急診科的“急”相對應的,是段飛主任的“穩”,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和清晰判斷力,有非常強的時間觀念,爭分奪秒與時間賽跑。
段飛在工作中盡職盡責、兢兢業業、以身作則,為了在搶救危重病人時多盡一份力量,爭取更高的搶救成功率,他特別交代一線醫生:不管什么時候,即使他沒值二、三線夜班,只要有急診搶救都要通知他,他一定前來幫忙。多年來,不管深更半夜還是刮風下雨,堅持24待機,隨叫隨到,365天無間斷,只要一聲急診呼叫,他總是以最快時間回到醫院,并迅速投入到緊張的搶救工作中。
有一天下午,在家休息時被電話鈴聲叫醒,得知患者進食刺激后發生嚴重過敏,皮膚大片狀斑丘疹、面色蒼白、氣短,考慮“急性喉頭水腫”,延遲或處置不到位可能危及生命,他立即趕往醫院,同科室醫護人員進行搶救,患者轉危為安。
防疫政策“國十條”發布后,危重患者驟增、工作量翻倍,高峰時每天接診患者300余位,其中危重患者就接近一半,面對醫護人員感染眾多、醫療設備緊缺等困難,為了確保急危重癥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救治,段飛與科室同事咬緊牙關,奮力工作,堅守陣地,疫情吃緊時帶頭堅守崗位24小時吃住在科室,無院感、投訴等不良事件發生,就診患者都得到及時有效處置。急診醫學科的成績受到國務院督察組及省市級督導檢查組的肯定和表揚。
普及急救技能筑牢生命防線
自任急診科主任以來,他帶領團隊強技能、優服務,通過外派進修、團隊互助等方式加強急救人員的急救理論與急救技能,以點帶面的方式開展培訓,逐個擊破薄弱技術瓶頸。把急診科一步步從薄弱科室打造成院前急救、院內急診、急診重癥監護、急診觀察多位一體的急診醫療服務體系中心,承載胸痛中心、創傷中心、卒中中心等五大中心的急救服務平臺。
“心肺復蘇、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推廣普及絕對是挽救生命的頭等要事。”在急診科的崗位上,他深知疾病的兇險及有效搶救工作的重要性,結合實際工作情況,“以案說法”,多次進入社區、校園、機關、下級醫院及電視臺等機構,進行健康知識、急救知識,特別是心肺復蘇技術的普及、訓練、考核工作,為群眾講解有關急救的知識和技能,發放健康宣傳資料,解答常見健康問題,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識,預防疾病的發生,深受群眾歡迎。
參政議政、建言獻策
除擔任急診科主任之責外,段飛還是政協秦都區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委,咸陽市人民檢察院聽證員、陜西省人民調解員。
“有幸當選政協秦都區第十三屆委員會常委,自擔任委員以來,我時刻提醒自己,決不能‘只掛名,不議政’,更不能“只要榮譽、放棄責任”。在工作之余,他還深入社區、企業,走近群眾,通過現場溝通、座談交流、實地調研等方式,宣傳黨的各項政策法規,深入了解社情民意,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引導群眾支持黨委政府決策、響應黨委政府號召,并能圍繞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焦點、熱點問題認真思考、撰寫文字材料,22年提交提案3篇、社情民意5篇,參加調研活動1次,提供招商引資線索1條,被評為2022年度區政協優秀政協委員和反映社情民意先進個人。
作為咸陽市檢察院人民聽證員能夠積極受邀參與人民檢察院辦理案件過程中的聽證活動,對聽證案件的事實認定、證據采信、法律適用和案件處理等問題發表聽證意見。全年參加區、縣人民檢察院聽證案件8件。參加區法院信訪聽證案件4起。
作為急診科主任,段飛始終把“急”與“穩”很好地融合于臨床,無數患者在他手中挽回生命;他常說:“作為醫生,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就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我們要做一個有溫度的醫生,要敬畏每一條生命。”
編輯: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