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3 15:39:37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小陳(化名)左側耳垂下方有一個“小腫塊”,十年來一直沒當回事,最近“小腫塊”卻越來越大,他忙來到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經整形醫院顱頜面外科主任衛國強診斷,這“長居”十年的“腫塊”竟是“腮腺腫瘤”!
小陳(化名)左側“久居”十年的“腮腺腫瘤”
腮腺腫瘤為口腔頜面部發生率較高的腫瘤,一般生長在耳周,也就是以耳垂為中心的附近區域。“十年前當地醫院的醫生說是淋巴結腫大,就沒當回事。”小陳回憶,因為當時沒有重視,沒有做全面檢查,使得“腮腺腫瘤”“安家”了十年之久。“腫瘤”二字嚇壞了小陳,他緊張追問:“醫生,我還有救嗎?”
小陳(化名)醫學影像
衛國強主任安撫,“腮腺腫瘤多發于中年,其中以良性腫瘤多見,良性腫瘤一般不會危及生命,但也需及早切除,否則仍有惡變的風險……不管是良性還是惡性的腫瘤,您都要放輕松,越早介入治療,康復的幾率就會越大。”
和衛主任溝通了“腫瘤切除術”手術方案,小陳便辦理了住院進行手術治療。腮腺位于側面部耳周范圍,深面為面神經,且面神經穿過腮腺到達面中部,支配面部表情。小陳非常擔心:“手術會不會造成面癱呢?”腮腺腫瘤患者們除了腫瘤本身惡性良性的問題外,往往還擔心面癱與瘢痕的問題。
“面神經與腮腺腫瘤關系十分密切,因此要求我們手術中一定要仔細解剖面神經,避免面神經損傷造成面癱,致術后出現口歪眼斜、流口水、嘴巴難閉合。在保留解剖面神經的前提下,將腮腺淺葉及腫瘤完整切除,避免再次復發。手術我通常采取‘V形切口’,區別于傳統‘S形切口’,更加隱蔽,再加上美容縫合,盡可能恢復如初。”
顱頜面外科主任 衛國強手術中
要在錯綜復雜的面部神經下,猶如剝石榴般,一點點解剖,小心翼翼順著面神經把腫瘤摘掉,這非常考驗醫生對此部位的解剖關系熟悉程度與解剖技術。經過一個多小時,手術順利完成了!
經過三天的恢復,小陳便能夠出院了。衛主任為他進行了左側腮腺手術部位的加壓包扎,“腮腺的功能主要為分泌唾液、幫助消化,為防止腮漏(術后涎瘺),導致的難愈合,需要進行兩周左右的加壓包扎,切記不可自行解除,通常術后3至6個月即可恢復。”
小陳(化名)摘除了“外來客”——“腮腺腫瘤”
衛國強主任還介紹,腮腺腫瘤的發生率在唾液腺腫瘤中約占80%,其中良性占75%,惡性占25%,良性腮腺區腫塊一般無明顯自覺癥狀,且生長緩慢,病程可達數年甚至數十年,這也是患者常常不引起重視的原因。但腮腺腫物一旦出現疼痛,面神經麻布癥狀,就考慮惡變風險,即使發生惡變也不用太過擔心,應盡早選擇正規醫院進行治療。
編輯: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