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4 22:40:16
來源: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分享到
“去醫院做個CT吧,這樣放心”你的朋友這樣說道...
“去拍個CT吧,看下肺上的情況”呼吸科門診的醫生這樣說道...
“從你的CT上看,你的肺部已經出現了感染,需要住院進行抗病毒抗感染治療...”
這是近期很多人面臨的現狀。隨著門急診及重癥患者的增加,需要做CT的患者也成倍劇增。一時間,影像中心CT室候診廳里也排起了“長龍”,檢查量超平時工作量近3倍,日均達900多人次,高峰時日達到1300人次,尤其是夜間急診量更是激增,為了滿足患者需求,準確且快速出具檢查報告,CT室醫、技、護以及儀器不分晝夜“連軸轉”……
“工作量翻倍,但工作質量決不能下降。面對這一次的就診高峰,我們全科人員都放棄休息時間。“火力全開”,以最快的速度為患者進行檢查,針對急危重癥患者我們開通綠色通道優先處理,盡量縮短患者等待時間,為臨床診斷提供更加詳實可靠的依據。”
引導患者、擺體位、掃描、回應排隊患者的提問……CT室醫生杜鑫正一刻不停地忙碌著,同樣的操作他每天要重復上百次。“最近一段時間真的是忙得不可開交,連上廁所的時間也沒有,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加快速度,減少病人的等待時間。因為妻子也在醫院工作,孩子只能讓八旬的父母來照顧。我已經一個月沒見到他們了。”杜鑫一邊說,手上的操作卻沒有片刻停頓,精準的CT影像呈現在電腦上。
閱片和寫報告不僅是個專業活,更是個細致活,還是個辛苦活!為了避免漏診、誤診,每一張片子診斷醫師都要反反復復地看,雙人仔仔細細審核;一個班次下來,頸椎、腰椎、屁股酸麻……這種工作狀態要持續到晚上七點。醫生馬文斌的家人全部感染,老人住進了醫院。7個月大的寶寶也沒有幸免,高燒不退。每天高強度的工作以至于他無法去照顧家人。他說:“我們科室每一個人都是這樣,都很不容易,工作雖然很辛苦,但是沒有一個人抱怨。”
在小編與醫生們交談的時間,CT室候診大廳內已經擠滿了候診的患者。面對一個個患者的咨詢,護士趙菁丹耐心的告訴他們怎么預約、什么時間做檢查、什么時間拿報告、注意事項是什么。她告訴小編,白班的同事為了擠時間,中午輪流喝水、吃飯,一直無縫對接上晚班的同事。不少同事吃退燒藥堅持繼續工作,大家帶病上崗、加班加點,只想著一起分擔、一起面對、一起努力,讓患者“早一分鐘”完成檢查拿到診斷報告。
臨床診斷的“火眼金睛”、“精準路標”“優秀的偵察兵”...,這些都是同行賦予他們的稱號,他們不為掌聲,不為贊美,一直默默堅守在幕后,只為心中那份唯一不變的沉甸甸的責任,他們真的“拼”了!
謝謝你們,
在這個冬天,
再次不顧一切地擋在我們身前,
讓我們有更多的信心,
迎接春天的到來。
編輯: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