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09 15:29:38
來源: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分享到
近日,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李曉峰主任團隊為76歲男性患者成功完成心臟不停跳冠狀動脈搭橋術,手術歷時4個多小時,患者術后恢復順利并很快出院。
心絞痛頻繁發作,嚴重影響生活
2年余前,76歲的患者張某無明顯誘因出現胸痛,位于左側心前區,伴胸悶,當地醫院考慮“胃病”,予以相應治療后略好轉。此后,患者上述癥狀反復發作。近期,患者因心絞痛加重,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就診于外院,行冠脈造影造影檢查提示:左主干末段50~60%狹窄,前降支近段90%狹窄伴鈣化,中遠段95%狹窄,對角支近段90%狹窄,回旋支近段80~90%狹窄,右管近段80~90%狹窄伴鈣化,中遠段95%狹窄伴鈣化,后三叉95~99%狹窄,后降支近段90%狹窄。口服藥物對癥治療,略好轉后出院。現為進一步診斷和治療,經人介紹來院,門診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穩定型心絞痛、多支血管病變、心功能Ⅲ級、高血壓病2級(極高危組)、2型糖尿病”之初步診斷收住心臟血管外科。
在仔細分析病情后,李曉峰主任及其團隊決定采用不停跳冠脈搭橋的方案,這樣對患者的體內環境干擾小,大大降低患者腦梗及其他臟器栓塞的風險。
不停跳冠脈搭橋術
冠狀動脈搭橋術,即在充滿動脈血的升主動脈至缺血心肌間建立一條新的路徑,猶如在心臟上架起了“橋梁”,俗稱“搭橋術”。一般來說,搭橋手術依靠體外循環輔助,在心臟停跳時進行。而心臟不停跳搭橋手術是在非體外循環下,利用心臟固定器,在需要吻合部位處于相對靜止狀態下進行。該手術并發癥少,避免了體外循環下心臟停跳帶來的不利影響,同時術后恢復很快、血管通暢率更高,胸悶氣短癥狀改善明顯,生活工作基本可恢復正常。
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成功七旬老人重獲“心”生
入院后,給予藥物控制病情,未再出現心絞痛發作,完善術前檢查,在麻醉師的保駕護航下,李曉峰等人在全麻非體外循環下為患者進行冠脈搭橋術,術中用比發絲還細的縫線,完成3根冠脈血管橋,左內乳動脈-前降支搭橋、大隱靜脈序貫后降支-對角支搭橋,為患者開辟了新的生命通道,手術順利完成。
術后引流量少,第3日拔除心包、縱隔引流管。患者肺部狀況差,出現氧飽和度下降,發生雙側氣胸、雙下肺不張,分別行雙側胸腔閉式引流術及支氣管鏡吸痰,患者狀況明顯好轉,復查正常后拔除引流管,復查心電圖、心臟超聲恢復良好,術后第9日拆線,辦理出院。
出院三天后,電話隨訪恢復良好。
這是我院完成的1例高齡、冠脈病變重、肺功能差患者行非體外循環下冠脈搭橋術的重癥病例,是有效提升患者就醫滿意度和獲得感的術式,標志著我院心臟血管外科在該領域前進了一大步,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編輯: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