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7 18:47:19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楊寧 記者 趙小康)辛宇紅是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主任,成為婦產科醫生已經27年,經她手的新生兒有五六千例。她說,產科醫生是個痛并快樂著的職業,雖然挑戰大、壓力大、工作忙,但感謝寶媽和寶寶們,讓她每天都生活在充滿希望的環境里。
生活中的弱女子,手術臺上的“女漢子”
辛宇紅是西安市長安區人,今年48歲,1995年從醫學院畢業后,她成為一名婦產科醫生,一直在新疆工作。2012年,辛宇紅回到家鄉,加入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至今整整十年。2018年,醫院婦科和產科分設,次年,辛宇紅憑借精湛的醫術和豐富的經驗,成為產科主任。
據辛宇紅介紹,在婦產科工作27年,經她手的新生兒估算下來有五六千例。產科相對于其他科室,有急、險、忙的特點。“急的意思是,日常碰到的病人要么是馬上就要生了,要么是高危孕產婦,情況都非常緊急,要求快速判斷、快速處理,跟時間賽跑,才能保證大人和孩子的安全。”辛宇紅說,自己本來是個性情溫和的人,經過多年的工作,養成了說話快的習慣,因為在危急情況下,容不得慢條斯理。“其實不止我一個是這樣,在產科工作的女醫生,不是只頂半邊天,而是要頂起整個天,所以常被人說個個都是‘女漢子’”。
辛宇紅說,如今的產科和十年前相比較,面臨的情況更加復雜和兇險。“俗話說,人生人,嚇死人,生孩子本來就是一個非常危險的過程,以前女性生孩子的年齡都在20出頭,高危的情況相對較少。但隨著二胎、三胎政策的放開,近年來30多歲、40多歲的孕婦比比皆是,加上生活環境的變化,產科的疾病譜在不斷擴大,患糖尿病、高血壓,肥胖,以及各種合并癥的高危孕產婦越來越多。作為產科醫生,工作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孕婦肚子里的孩子哪一刻出生,誰也說不準,所以我們都是時刻準備著,隨叫隨到。每天保持手術室、病房、辦公室三點一線。”辛宇紅說。
建設現代化人文產科
作為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產科學科帶頭人,辛宇紅擅長各種難產的處理、復雜性剖宮產及危重孕產婦的急救。產科作為醫院重點發展學科,年分娩量2000余例,承擔咸陽及其轄區產科危急重癥救治工作,在產科危重癥救治方面能力突出。
為了讓孕婦更安全的生產,醫院產科非常重視孕期健康教育。辛宇紅說,“我們開設了二胎咨詢、孕婦學校、孕期營養及體重管理門診、孕產婦心理咨詢門診、高危門診等,就是希望從懷孕直到生產,全程為孕婦提供服務,對一些容易出現的高危情況提前進行干預和管理,將高危變成低危,降低生孩子的風險。此外,為了強化科室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我們每周都會進行演練,從新生兒搶救到大出血處理,讓每個崗位上的醫護人員,將每種情況的處置步驟都清楚的刻在腦子里,以便以最快的速度進行響應。”
對于科室未來發展,辛宇紅的目標是建設現代人文產科,讓孕產婦在醫院能感受到更多的人文關懷,找到家的感覺。
“產科是一個痛并快樂著的科室,醫生每天都要處理驚心動魄的危急情況,很忙、很累、壓力很大,但看到小生命的誕生、家屬的笑臉,和被搶救回來的高危患者,也最能體會到發自內心的快樂。在我心目中,產業醫生是一群有責任心、有愛心、有耐心的群體,他們非常熱愛這個職業,不管前一天是拖著怎樣疲憊的身體回家,第二天總能充滿力量歸來,因為有新的生命等著他們迎接。我也要感謝各位寶媽和小寶寶們,讓我們能一直生活在一個充滿希望的環境中。”辛宇紅說。
編輯: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