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3 16:12:01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屈姝利 買秋霞 記者 鄭亞雷)12月20日,西安交大二院發熱門診小組組長感染科潘國英醫生已持續發燒兩天,但她仍然堅守崗位,面對不斷增長的門診量和不斷“倒下”的同事,她不能也不敢回家休息,家人發燒臥病在床,潘國英也只是電簡單交待幾句用藥事項。目前,二附院全員連日來始終處在高負荷運轉狀態,像潘國英這樣帶病上崗的醫護不在少數,隨著各地新冠病毒感染者數量進入快速增長期,醫院正迎來空前考驗。
有一種戰疫 叫我在發熱門診
發熱門診共由16個醫生和13個護士,但面對這么大的門診量,面對危急重癥的患者,工作開展起來仍捉襟見肘。自2019年12月開始就負責發熱單元工作的感染科副主任、主任醫師賈曉黎始終堅守工作崗位,沉著應對,有序組織發熱單元診療工作。感染科高寧醫生本來剛結束繁重的組長工作到家輪休,去承擔夜間線上門診咨詢工作,但聽說人手緊缺后她顧不得家里兩個年幼的孩子,毅然回到崗位繼續工作;感染科田燕輕傷不下火線,發著燒躺了一天,就堅決要求回到崗位中和大家一起承擔,她對組長說:“老師,我還能堅持!”呼吸科呂欣、骨三科葉勁濤高燒不退,但仍然要求繼續在崗,他們說:“我們多堅持一天,伙伴們的壓力就小一點。”燒傷整形科的醫生王華琛主動問:自己低燒,癥狀不重,能不能繼續上班;急診科趙翊迪醫生已經開始打寒顫,不但堅持把當天的白班上完,還留到夜班把需要轉診的重危患者一一處理好才回去休息;護理組人員更是緊張,感染科的護理姐妹每個人都攢著一股勁。王立群、楊芳梅都到了出站時間,但由于同事突然病倒,不能按時進來接班,她倆主動提出留下來繼續工作;張苗苗、蔡敏自己已出現感染癥狀,仍不顧家里老人、孩子的勸阻,毅然在發熱單元的崗位上堅守;陳黎嬌、張麗娟身體不舒服,但一刻不停的忙碌著,似乎只有上起班來才能忘記身體的不適。
發熱的醫務人員主動承擔線上門診咨詢工作(攝影田銀娣)
醫務人員在緊張有序接診的同時,還承擔起安撫神經緊張的患者、指導居家隔離正確方式的任務,對基礎疾病較多、病情較重的患者積極聯系院內多學科會診,讓患者得到更全面的就治。干部保健科主任馮建軍教授得知發熱門診人力不足,主動請纓加入到門診隊伍中來,極大的鼓舞了整個團隊的士氣;院長李宗芳、黨委副書記滕文葆等班子成員也時刻關注發熱門診的狀況,時時鼓勵大家;醫務部、護理部、人力資源部根據收治患者情況及醫務人員身體狀況,在各臨床科室支持下不斷補充調整工作人員,保證患者安全和服務質量。雖然每天工作繁重,累到幾近崩潰,但發熱門診一線醫護用守護患者健康的信念扛起使命擔當,在守望相助中互相溫暖,讓這疫情第一道關卡始終堅不可摧。
干部保健科主任馮建軍教授主動請纓加入發熱門診(攝影田銀娣)
交接班中的工作人員(攝影田銀娣)
紅區病房:筑起醫療救治堡壘
有考驗就有挑戰。不止發熱門診、急診空前承壓,ICU、甚至普通門診、普通病房,都成為了與新冠病毒搏斗的主戰場。為做好當前醫療服務工作,滿足人民群眾就醫需求,防疫新形勢下,西安交大二附院疫情防控的工作重心已從防控感染向醫療救治轉變,建立起一套非常時期維持醫療系統正常運轉的體系,不斷優化診療區域布局,率先在院內設立以住院部西二樓為主體的新冠感染陽性病區(紅區病房),作為急診科、發熱門診隔離病房的延伸病房來使用,優先保證重癥患者的醫療。
紅區病房全部用于收治新冠陽性患者,以防重癥為醫療工作重心,分為內科、外科、透析病區、重癥病區,醫院對全院醫療資源及設備進行統一調配,優先保障紅區病房使用。人員調配方面,雖然不斷因感染造成醫護減員,但紅區病房的外科、內科救治團隊依然在一天內組建完畢并投入戰斗。這是一支由擁有多地抗疫工作經驗醫護組成的醫療團隊,有著成熟的病區規章制度、患者管理及救治方案,目前設有150張普通病床、18張重癥病床投入使用,醫院將根據收治情況及時調整,確保患者得到及時救治。
部分專科特色鮮明的臨床科室,如兒童病院樓設有專屬陽性病區和PICU病房,設有床位30余張。耳鼻喉、眼科、透析室等科室,均根據實際情況設置本科室陽性病區,保障患者的醫療救治。
兒童病院樓專屬陽性病區為患兒治療中(攝影楊琳)
兒童病院發熱門診為患兒診治(攝影楊琳)
與此同時,西安交大二附院互聯網醫院增設了“病毒性感冒專病診區”,安排專家提供線上問診咨詢以及送藥上門等服務,減少患者線下就醫和排隊時間,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藥劑科為互聯網醫院患者準備配送藥品 (攝影 李莎)
戰疫三年,二附院不斷在迎接挑戰中積累經驗,全面提升了防控和救治能力。面對新一輪就診高峰,二附院黨政領導班子帶領全體二院人必將經受住考驗,不斷優化調整疫情防控措施,以實際行動弘揚抗疫精神,筑牢保障人民健康的防護墻。
編輯:馬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