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4 13:25:59
來源:咸陽市中心醫院
分享到
近日,咸陽市中心醫院內分泌科副主任醫師馬亞萍為您帶來這一期的科普內容:碘是人體必需的元素,但人體自身無法合成碘。碘只能外源性攝取,其中80%-90%的碘來自于食物,當然包括我們進食的碘鹽及各種含碘的食物,比如富含碘的食物有海產品(海帶,紫菜,海魚,蝦皮,貝類,海蝦等),其次還有花椰菜、卷心菜,水果中香蕉、菠蘿、橘子、葡萄等含碘量相對較高;10%-20%的碘來自于水,極少一部分來自于空氣。
當我們攝入碘后會發生什么情況?
在消化道和血液中,攝入的碘會被轉化為碘離子,甲狀腺是人體最強有力的攝取碘的器官,其濾泡上皮細胞攝入碘離子后在多種酶的作用下,合成甲狀腺素激素,這些激素被運送到人體的多種組織器官,從而發揮重要的作用。
有一項關于甲狀腺激素的研究,蝌蚪如果缺乏甲狀腺激素,那么小蝌蚪就無法發育成為一只成年的青蛙。對于人類同樣如此,甲狀腺激素對于兒童的生長發育及智力都有明顯的作用。
甲狀腺激素還參與糖、蛋白質,脂肪等三大營養物質的代謝,當其過少時,可有黏蛋白的沉積,發生水腫、脂代謝減慢、高脂血癥,而甲狀腺激素過多時,則可出現代謝加快,引起消瘦、脂肪分解等情況,除此之外,甲狀腺激素還調節神經功能,對于全身多個組織,器官都有重要的影響。
碘在人體發揮作用后,經一系列的代謝最終大部分會從尿液排出,有極少一部分會經消化道從糞便中排出,這也是為什么要通過尿碘測定來評估飲食中碘是否缺乏、充足及過量的原因。
編輯: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