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04 08:50:16
來源: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
分享到
那些關于生命的故事,總讓人深切感受到生命無法承受之重,重癥醫學科的患者把身體與生命托付給了醫生,醫生更要敬畏生命永不言棄。
從醫近20年,王濤寧從死神手里救出無數患者,憑著醫術精湛,醫德為先,用仁心詮釋醫者之責,以恒心托起生命之重,他有“乘長風破萬里浪”的壯志和“千磨萬擊還堅勁”的毅力,將一腔熱情全部投入到醫生這個職業中去,他就是咸陽市第一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王濤寧。
逆行出征守護生命
咸陽方艙醫院10月份開艙,王濤寧被任命為方艙醫療主任,深感責任重大,這已經是王濤寧第三次參與志愿抗疫。這里收治的患者以無癥狀和輕癥為主。王濤寧主要負責方艙患者的醫療救治及醫療管理,每日進倉查看老年人、兒童等重點關注人群病情變化。因為條件簡陋,工作和生活存在大大小小的困難,經常碰到患者及家屬的不理解,情緒煩躁,甚至埋怨等。王濤寧帶領團隊為患者耐心地解釋,為患者做心理安撫。
截至11月30日,艙內仍有部分患者,王濤寧帶領團隊依然夜以繼日地奮戰在一線,全力守護著這一座城市的安全……
2022年2月份,王濤寧主動參加支援西安疫情,支援西安胸科醫院新冠重癥患者醫療救治工作。同年4月份,院黨委迅速抽調34名業務骨干組成援滬醫療隊,選派王濤寧擔任隊長帶隊出征,38天共收治新冠確診患者1914人,日日夜夜堅守,最終不負囑托、不負期盼圓滿完成任務。他還帶隊參加十四運醫療保障任務,負責賽場醫療保障和疫情防控任務。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的身影。每次出征前,王濤寧都要跟孩子聊聊,說他要去外地工作,可能長時間不能回家,不能陪伴孩子了……王濤寧記得每次跟女兒談話時,孩子那種不舍和擔心的眼神,甚至眼含淚水讓王濤寧內心十分觸動,但王濤寧知道,前方是國,后方是家,既然選擇了這個職業,就是選擇了奉獻,就要一往無前。作為父親,王濤寧始終覺得虧欠了孩子。
生命相托,不離不棄
王濤寧的愛人在醫院門診工作,作為雙醫家庭,愛人十分理解和支持他的每一個決定。父母也都非常理解支持他的工作。重癥醫科室危重病人多,病情變化快,可能有時候持續36小時,甚至72小時在科室工作,尤其在夜間,經常一個電話就要立即返回醫院,這種情況是經常發生的。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個5歲的燒傷患兒,全身燒傷面積70%,生命一度垂危,王濤寧及團隊為他制定了詳細的治療方案和護理方案。王濤寧及團隊連續緊張奮戰48小時左右,小患者生命體征逐漸平穩,闖過了第一道“鬼門關”。隨后又進行了多次植皮手術,克服了休克、感染、多臟器衰竭等一個又一個難關。由于病痛和年紀小,剛開始小患者不愿意和大夫護士們交流溝通。王濤寧總是耐心又細心地鼓勵小患者,逗逗他轉移注意力。后來的每次檢查,小家伙都會主動伸出手配合,經過兩個月左右的不懈努力,小患者各項檢查基本正常。在離別時,小患者和王濤寧及團隊難舍難分,小患者的家屬也對科室的治療和服務十分滿意和感動。
春秋十年磨一劍砥礪奮進正當時
重癥醫學科成立十年來,王濤寧陪伴和見證了科室的成長與發展,科室不斷地加強人員配備,提高醫療技術水平,今年科室獲得了“陜西省第三批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科室也將以此為契機,大力提高和發展“ECMO”、血流動力學、呼吸知識等眾多高精尖技術,以強勁的發展魄力和奮斗意志砥礪奮進,打造優質的品牌科室,為重癥患者提高生存質量。
有一種堅守,叫竭盡所能,哪怕生命已到彌留,都要傾盡努力,永不言棄。這就是王濤寧主任和他團隊的真實寫照。永不言棄是對生命的承諾,更是對使命的堅守,懷著對重癥醫學的無限忠誠和熱愛,帶著患者的無限認可與信任,帶著救死扶傷的責任和勇氣,托起生命的無畏與堅強,為更多危重患者帶來生命的光亮和希望!
編輯:李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