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30 09:57:59
來源:陜西日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佟怡)11月29日,國際首例高壓電擊傷致半側頜面毀損三期修復手術,在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成功完成。患者小楊(化名)因高壓電擊傷導致右側面部大面積組織缺失,并伴有嚴重感染。此前,小楊已經歷過大大小小五次手術,專家團隊采用數字化外科、顯微外科、導航外科和3D打印技術為患者重塑了重度毀損的半側顏面。經科技查新,該方法治療高壓電擊傷為國際首例。此次三期手術,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頜面創傷外科田磊主任團隊將他額部的皮膚轉移至右側鼻翼,為其再造鼻部形態。
2020年2月,20歲的云南小伙小楊在工作時不慎被高壓電擊中,造成右面部完全毀損和嚴重燒傷。經當地醫院及時救治,小楊雖保住了性命,但因傷勢過重,無法解決面型缺損、進食障礙、發音困難等問題。經多方了解,患者慕名來到空軍軍醫大學口腔醫院頜面創傷外科就診。經檢查,小楊右面部80%組織損毀,剩余組織也處于重感染、壞死狀態,并伴有嚴重組織萎縮和頸部血管損傷,治療難度極大。經過多次院內外聯合會診,專家為患者制定了詳細的序列化手術治療方案。
高壓電擊傷不但會造成局部大面積燒傷,其產生的電流還會損傷遠處的組織甚至血管。如果移植患者身體其他部位的組織用于填補面部缺損,則必須與面部血管相吻合,且保持血運通暢,這也是手術成功的關鍵。結合數字化修復技術,專家團隊最終決定,用患者大腿的皮膚修復面部皮膚,用小腿腓骨修復頜骨缺損。術中實時導航技術和3D打印導板技術,將其面部殘余的血管系統相吻合,精確重建了患者的右側面部頜骨、組織和皮膚。術后患者面型與發音、進食功能明顯改善,體重也快速增加,生存質量大大提高。
頜面創傷外科田磊主任介紹,創傷性頜面部缺損的數字化修復重建技術能夠做到術前精準評估,模擬修復,明顯縮短手術時長,最大程度規避手術風險,為頜面部缺損患者提供了新型綜合解決方案,也為復雜頜面戰創傷的功能性救治提供了寶貴經驗。
此次鼻重建數月后,專家團隊將使用國際先進的頜面贗復技術修復其缺失的右眼球,并以接近皮膚顏色的假體覆蓋遮檔瘢痕,最后運用激光祛疤等美容技術進行精細調整。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積極的治療會使小楊的面部形態大有改觀,也會幫助他以更好的面貌融入社會。
編輯:雯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