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04 15:03:46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張華 鄭亞雷)提到康復,在傳統觀念里,大多數人都會認為,病愈后的康復是在家里完成的,而醫院里的康復科就是做理療、按摩的地方。其實,在臨床治療中,脫離生命危險只是整個治療過程的開端,更重要的是患者如何減少疾病帶來的障礙,提高生活質量,甚至達到正常生活水平。康復科醫生的任務就是在有限的時間里,通過康復治療和訓練,最大程度恢復病人原本的身體功能。患者術前、術后及時介入康復介入和治療,對于身體功能的恢復非常重要。目前較普遍的頸椎病和腰椎間盤突出癥,運動損傷,神經系統疾病、骨科疾病、以及婦產科疾病等都可以到康復科進行治療。
走出“傷筋動骨一百天”誤區
術后康復治療越早越好
在臨床上,有很多患者會認為只要手術成功了,身體就完全康復,但其實不然。“手術做的好,只代表成功了一半,另一半需要靠康復治療,”西安市第三醫院康復醫學科李雪薇主任表示,患者術后早期,越早由康復科醫生進行專業評估,制定術后早、中、后期不同階段的康復方案,由康復科專業治療師進行全方位治療,從而達到患者身體機能的最佳恢復。
“不管是術后康復還是神經康復、骨科康復等,都是越早康復介入,身體恢復程度越好。”李雪薇主任表示,病人術后制動時間過長,通常會產生如關節僵硬、肌肉萎縮等癥狀,如不及時進行康復治療,會產生一定程度的肢體功能障礙,影響正常生活。如骨科術后,傳統觀念里的“傷筋動骨一百天”其實是一個錯誤的說法。經常有門診患者骨折術后,內固定牢固,他們三個月后進行復查,如果在這期間只是靜養,肢體沒有規范的康復。那么,三個月以后,患者的肌肉已經萎縮,關節已經變得非常僵硬,這時再進行康復治療就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與精力,經濟負擔也會加重,如果在術后二十天或者一個月進行系統的康復評估和治療,那么身體的轉歸可能會完全不同。
75歲患者趙阿姨,因“右側基底節腦出血(出血量約21ml)后遺留左側肢體活動不能”曾輾轉于多家醫院康復治療,效果欠佳,后經人介紹,來到西安市第三醫院康復醫學科治療。經過完善相關功能評定,醫生制定了詳細康復方案。給予電針療法、電子生物反饋等增加肌力;偏癱肢體功能訓練(PT),站立平衡、重心轉移等訓練,治療10天后,增加項目作業治療(OT)和經顱重復磁刺激治療強化手功能;繼續治療15天后,增加局部注射肉毒素治療,針灸治療。經過1月余的康復治療,出院時,患者可獨立自如步行,上臂可以隨意活動,手指能拿捏東西。“腦卒中患者的特點是功能障礙與疾病并存,因此康復與治療并進,可有效恢復身體功能。”李主任說。
中西醫結合
精準化個體化診療效果顯著
“自從得了這個病,8年來不敢與人正面對視講話,一講話就抽動得更厲害了,經三院康復科治療后,現在我可以跟人正常交流了,抽動頻率少多了”。鄭女士是一位梅杰氏綜合征患者,以眼瞼痙攣和口-下頜肌張力,頸闊肌張力障礙為主要表現,同時伴有不自主的張口、閉口,頸闊肌不自主收縮等。該疾病目前尚未有治愈的方法,考慮該疾病病因復雜,經該院康復科醫務人員討論后,決定使用針灸配合經顱重復磁刺激進行治療。經過一個療程的治療后,患者癥狀明顯緩解。
區別于傳統康復科室,近年來,西安市第三醫院康復科在李雪薇主任的帶領下,倡導系統化和個體化的綜合康復理念,通過精準的功能評估,中西醫結合,制定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療效顯著。
近日,一位產后4個月的準媽媽來到西安市第三醫院康復科就診,主訴肚子大和腰痛,久坐后腰也會痛,甚至還有漏尿的情況。 經接診醫師查體后告知這些問題的根源在于患者“腹直肌分離”。據介紹,正常情況下,產后腹直肌分離現象在產后6~8 周恢復至≤ 2 指,但有30%~70%的患者產后出現腹直肌分離的現象,如不及時進行康復訓練,腹直肌分離很難自我修復。
西安市第三醫院康復科采用肌電生物反饋療法,針對患者產后腹部各肌群通過不同頻率和脈寬的仿生物電,對腹部肌群進行刺激,喚醒因受損而功能暫停的肌肉本體感覺器,讓分離的肌群慢慢恢復正常,有效改善腹直肌分離。同時,對患者進行一對一訓練,刺激腹部及盆底肌肉,強化核心肌群,從而改善腹直肌分離;針灸配合中醫康復按摩手法通過穴位刺激,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減少脂肪堆積,恢復肌肉、筋膜彈性和緊張度。
以治療為目的的“大康復”學科
提供全方位專業醫療服務
西安市第三醫院康復醫學科擁有優秀的醫療團隊和先進的康復治療設備,通過運動治療、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言語治療、針灸、推拿按摩等技術,采用中西醫結合診療模式與現代康復技術相結合,配備多種治療儀器,通過針灸、推拿,以及中藥內服外敷等療法,更好地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專業康復醫療服務。
目前,該科室已形成神經康復、骨科康復、外科術后康復、產后康復、傳統康復五大專業方向,下設700余平方米的康復治療區,包括產后/盆底治療室、運動治療室(PT)、作業治療室(OT)、傳統康復治療室、針(灸)推拿室等部門,形成以治療為目的大康復特色模式。
科室診療范圍包括:腦血管意外(偏癱及其他殘疾)、周圍神經疾病及損傷、腦外傷后遺癥、面癱、面肌痙攣、神經痛、失眠、頭痛等神經系統疾病;骨關節疾病、腰腿痛及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肩周炎、關節置換術后、骨折后及骨關節其他手術后、關節粘連、運動創傷、活動受限等骨科疾病;產后漏尿、產后腹直肌分離、尿潴留、漏尿、乳腺疏通、剖腹手術后及產后修復等婦產科疾病。
西安市第三醫院康復醫學科簡介
西安市第三醫院康復醫學科是以現代康復技術與中醫傳統康復相結合,中西醫并重的多功能學科。團隊擁有豐富康復治療經驗的醫、技、護人員共12名。
科室立足于神經系統康復、骨關節術后康復、產后/盆底康復、與其它科室緊密合作,現開展面癱專病門診、關節術后康復專病門診,并于2021年1月率先在西安市開展針灸推拿綜合夜門診。科室配備有超聲波治療儀、脈沖磁治療儀、短波治療儀、五官超短波治療儀、電腦六通道中頻治療儀、深層肌肉電刺激儀、腦循環治療儀、肌電生物反饋儀、全自動蠟療儀、經顱磁治療儀、反負重訓練系統、鏡像神經康復訓練系統(含言語、認知系統)、吞咽治療儀、智能上下肢主被動訓練器、多關節等速訓練系統、平衡功能評定及訓練系統、中藥熏蒸床、骨質疏松治療儀等先進設備。
采取中西醫結合的康復治療方法,細化PT、OT、傳統康復等亞專業組的建設,深入各學科、各系統疾病的康復治療,建立一支醫療技術精湛、醫療設施先進、管理規范、醫德醫風良好的大康復團隊,為患者提供個體化、階段化、行之有效的康復治療。
專業特色診療介紹
腦卒中康復治療:通過物理治療(PT)、作業治療(OT),利用各種牽神技術,主要采用低中頻電療法、生物反饋、下肢有氧等訓練,電動站立床及一對一的運動療法等方式以改善患者的運動控制能力,指導患者恢復精細協調能力、日常生活能力(ADL)等,使患者能適應個人生活、家庭生活及社會生活的環境。
骨關節術后康復治療:骨關節術后康復開始時間盡可能要早,避免制動造成的并發癥,通過物理因子治療、多關節等速訓練、關節松動技術逐步增大關節活動度,預防肌肉萎縮,針對性的訓練,促進骨折后機體功能的恢復,骨折術后早期、科學、持續的康復訓練對于患者的功能恢復具有重要意義。
產后通乳和盆底康復:產后乳汁不通,腹直肌分離,盆底肌松弛或損傷導致的漏尿、尿潴留、臟器輕、中度脫垂,卵巢早衰。神經源性膀胱所致尿失禁或尿潴留、神經源性直腸所致大便失禁及便秘,通過針灸、一對一手法治療、藥敷、盆底磁、盆底電等治療,以改善盆底的功能。
面癱病:科室采用口服藥物、針灸治療、物理因子治療(五官超短波、中頻脈沖、電子生物反饋等)、手法治療、穴位注射、中藥貼敷等中等西醫結合方法,根據疾病特點分期治療、療效顯著。
學科帶頭人簡介
李雪薇,醫學博士、中西醫結合副主任醫師、科室主任。中國康復醫學會腦血管病專業委員會重癥康復學組委員;陜西省康復醫學會盆底與產后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委;陜西省保健學會神經內科專業委員會常委;陜西省康復醫學會神經疾病專業委員會常委;陜西省中醫藥學會第二屆絡病委員會委員;西安市針灸學會臨床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西北區域中醫針灸診療中心核心單位負責人。
從事臨床康復工作10余年,熟練掌握神經科、骨科、盆底常見病、多發病的康復診斷和中、西醫結合治療。擅長: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導致的漏尿、子宮脫垂,產后腹直肌分離,腰背痛、產后乳汁不通、不孕等評估和中、西醫治療;在腦卒中、面癱、脊髓損傷、骨關節術后、周圍神經損傷、運動損傷、頸肩腰腿疼痛等疾病的康復治療中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發表核心期刊及論文10余篇,其中SCI論文1篇,副主編論著1部。
編輯: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