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07 17:58:18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少華 記者 鄭亞雷)在2022年的新年,西安國際醫學中心北院區手顯微外科見證了一場不平凡的跨年斷指再植手術:1月1日凌晨,患者在斷指14個小時后,于該院成功完成“右手中指離斷再植手術”!
電鋸隔斷中指 當地醫院勸截指
2021年12月31日上午10點左右,44歲的侯先生想用家里的木頭做幾個凳子,于是拿起電鋸刀對現有的多個木塊進行切割,沒想到一不小心傷到了手指,致右手中指離斷、左手食指末節骨折。
當地醫院受技術條件限制不能完成手指再植,故在醫院簡單包扎后,侯先生立即前往西安市區醫院進行求治。患者侯先生和家屬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在疫情嚴峻的形勢下,依然堅持門診及住院的正常診療服務,且醫院手顯微外科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對危重急癥患者開設有急診綠色通道,遂于晚八點多從家趕往該院就醫。
顯微鏡下“穿針引線” 3小時接活斷指
侯先生趕到醫院急診科時已經是晚上10點多,手顯微外科醫生王強和醫生楊濤接診后,嚴格按照疫情防控流程進行術前準備,一方面為患者做核酸的加急檢測,一方面為他進行各項手術前的化驗和檢查,以便盡快進行手術。1月1日凌晨0點左右,侯先生被推進手術室,王強醫生在神經阻滯麻醉下為侯先生進行“右手中指離斷再植手術”。
創傷部位清洗、骨折固定、肌腱神經縫合、高倍顯微鏡下的動靜脈吻合、皮膚縫合……漫長的3個小時,跨越離斷指體缺血時間較長、斷短損傷污染嚴重等一道又一道難關,王強醫生在血管直徑僅0.5mm左右的斷指處,終于在顯微鏡下吻合了2根動脈、2根神經、2根靜脈,手指再植成功!與此同時,對末節骨折的左手食指行清創切復內固定。
目前,侯先生再植的斷指血運恢復良好。
相關鏈接:
決定再植成活率的因素有哪些?
據王強醫生介紹,斷指再植是將完全或不完全斷離的指體,在光學顯微鏡的助視下,將斷離的血管重新吻合,徹底清創,進行骨、神經、肌腱及皮膚的修復術,術后進行各方面的綜合治療,以恢復其一定功能的精細手術。
據了解,斷指再植屬高風險手術,全國再植成活平均比例為80%~90%。決定再植成活率的因素,除了離斷指體的損傷程度及個體差異外,把握“黃金時間”治療也很重要。
通常來說,離斷指體(肢體)將在12小時后可能發生不可逆的變性壞死,如在專業的離斷指體(肢體)進行有效的保存之下可大大延長再植的時間。所以,斷指再植時間越早,成活率越高。“一般傷者要爭取在6~8個小時內到醫院接受再植手術。超過這個時間,存活可能性就大大降低。”王強這樣強調。
編輯:程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