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3 10:54:35
來源:西安新聞網
分享到
圖表:“1+4+2”總體改革框架。 (制圖/白剛)
西安新聞網訊 11月2日,陜西省醫療保障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就近期印發的《關于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出臺背景和相關情況作簡要介紹。
記者從會上了解到,當前全省基本醫保參保人數3876.28萬人,參保率持續穩定在95%以上。職工醫保、居民醫保住院費用政策范圍內報銷比例分別穩定在80%、70%左右,比制度建立時分別提高15、20個百分點。在全省公立醫院實現藥品和醫用耗材“零差率”銷售,集中采購每年可為我省節約采購資金約30.05億元。但與此同時,制度政策碎片化、精準保障能力不強等問題較為突出,必須通過深化改革加以解決。
《若干措施》提出,到2025年,將推動實現陜西醫療保障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基本完成待遇保障、籌資運行、醫保支付、基金監管等重要機制和醫藥服務供給、醫保管理服務等關鍵領域的改革任務。到2030年,全面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協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待遇保障公平適度,基金運行穩健持續,管理服務優化便捷,醫療保障治理現代化水平顯著提升,實現更好保障病有所醫的目標。
《若干措施》全文8個部分共24項具體措施,提出了“1+4+2”的總體改革框架。“1”是建好一個體系,即加快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4”是健全四個機制,即健全待遇保障、籌資運行、醫保支付、基金監管四個機制;“2”是完善兩個支撐,即完善醫藥服務供給和醫療保障服務兩個支撐。
《若干措施》結合我省實際,注重體現陜西特色:一是明確突發疫情時醫保基金先預付后結算、探索取消大病保險最高支付限額、清理過度保障政策時限、穩步推進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市級統籌等重要內容,增強醫療保障能力。二是明確醫保信用體系建設基本框架,以及飛行檢查、智能監管、社會監督、舉報獎勵等重要機制的實現路徑,織牢織密打擊欺詐騙保的制度“防護網”。三是明確實施藥品和醫用耗材省級集中帶量采購,構建區域性招標采購聯盟,改革藥品配送機制等內容,推進供給側改革向縱深發展。四是明確實施行風建設專項評價和“好差評”制度、規范醫保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和辦事指南等措施,完善異地就醫服務,進一步暢通醫保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馬相)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