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8 15:00:23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近日,西安國際醫學中心整形醫院蘇映軍、付德豐醫生聯手救治成功一例因聚氨脂泡沫填縫劑燃爆燒傷導致在地下管道中作業的工人嚴重燒傷患者。經過該院醫生精心治療,目前患者病情逐漸好轉,已恢復與人正常交流。
9月10日下午2時許,56歲的黃師傅正在建筑工地的井下,采用填縫劑封堵漏水滲水的管道,突然轟的一下發生閃爆,火苗直沖著黃師傅面部撲來,持續數秒并將他團團圍住。黃師傅使出全力爬出井口,并向同事呼救,后被救護車緊急送往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急診科。
當時傷者情況危重,黃師傅面部和頸部嚴重燒傷,且在井下密閉空間內不可避免地吸入了高熱的有害氣體,將會引起面頸部的嚴重腫脹、氣管粘膜水腫和窒息,于是接診醫生立即行氣管切開插管,預防窒息,同時緊急邀請西安國際醫學中心整形醫院燒傷與創面修復科主任蘇映軍、主治醫師付德豐前來會診。當時患者屬于嚴重燒傷,據整形醫院燒傷與創面修復科主任蘇映軍回憶,“患者被送來時身體上半部分皮膚大部分為深度燒傷,大片的表皮在事故現場忙亂的搶救和搬運過程中出現了脫落,其余部分的燒傷皮膚呈褐色。患者面頸部的燒傷最為嚴重,眉毛、睫毛、鼻毛均被燒掉,甚至口腔粘膜也被燒傷。躺在急診科病床上的患者因應激反應而全身顫抖”。醫生在與患者及其工友斷斷續續的溝通中,逐漸得知了受傷經過。
事發當時黃師傅在約2米深的管道井中施工,黃師傅的主要工作內容是用聚氨脂泡沫填縫劑封堵各個管道間的空隙。黃師傅燒傷前,已經用了十幾罐填縫劑,密閉的管道井彌漫著刺鼻的氣味,殘留的十幾罐填縫劑瓶子也歪歪扭扭地擺放在他身邊。當黃師傅拿起最后一罐填縫劑搖晃平身時,意外突然發生,管道井中發生閃爆。
整形醫院燒傷與創面修復科主任蘇映軍、主治醫師付德豐會診后評估,黃師傅的燒傷面積約55%,II-III°,集中在頭面頸部、雙上肢及軀干。受傷時空間環境密閉,鼻毛燒焦,存在呼吸道損傷。建議加強關注患者呼吸道通暢,開放可靠的靜脈通路,及時足量補液,抗休克治療。
當日18時許,黃師傅收入西安國際醫學中心整形醫院燒傷與創面修復科病房進一步救治。蘇映軍主任和付德豐醫生詳細查看患者傷情,并評估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分析認為:患者燒傷面積較大,合并呼吸道損傷,病情重,受傷后尚無尿液,考慮膠體輸入不足。需對創面沖洗清創包扎,同時聯系輸血科,申請緊急用血。并向患者家屬告知了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及后續治療方案。一小時后,隨著申請的血漿輸入黃師傅的體內,看著逐漸平穩的心率、血壓和尿量,病人和家屬緊張、恐懼的心情也漸漸緩解。
經過十余天的治療,目前黃師傅的病情逐漸好轉,傷后兩三天內腫脹如同籃球樣大小的頭面部已經恢復成了原來的模樣,氣管套管拔除后,也可以正常交流。一半的創面基本愈合,剩下的創面會繼續進行修復,背部的創面干燥無滲出,黃師傅已開始了雙下肢的力量訓練,爭取早日正常活動。

整形醫院燒傷與創面修復科主治醫師付德豐
泡沫填縫劑的主要成份大多是聚氨酯(OCF),它是氣霧技術和聚氨酯泡沫技術交叉結合的產物。它將聚氨酯預聚體﹑發泡劑﹑催化劑、交聯劑等填裝到耐高壓鐵罐中,并填裝丙烷等氣體組成的。填縫劑分為固體狀和液體狀,所以根據性狀分別屬于四類易燃固體和三類易燃液體。作為一類危險品,填縫劑在使用和運輸中都需注意避免發生燃燒。聚氨酯泡沫填縫劑廣泛用于建筑門窗邊縫、構件伸縮縫及孔洞處的填充密封。在此,西安國際醫學中心整形醫院燒傷與創面修復科主治醫師付德豐也特別提醒大家,“泡沫填縫劑具有很強的易燃性和易爆性。產品需存放于25℃以下的陰涼干燥處,保質期一般在9-12個月左右。禁止刺穿或燃燒料罐及空罐,施工時遠離火源及熱源。不可倒置,正常狀態下料罐帶有壓力,處置不當會有爆炸(或爆裂)危險。施工時須戴有防護目鏡和手套,并保證良好的通風。罐裝的填縫劑應當避免擠壓,裝卸、運輸過程應避免隨意堆砌,以致發生碰撞爆炸。作為易燃物,在運輸填縫劑時應當遠離高溫場所,特別是夏季,應避免在中午最高溫時間運輸。”
經查找,其他各地也出現過聚氨脂泡沫填縫劑發生爆炸的事件,所以大家在必須使用聚氨脂泡沫填縫劑時,一定選擇正規產品,嚴格按照使用規范操作,避免兒童接觸,預防不良事件的再次發生。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