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7 20:03:17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張偉 實習生 吳義權 通訊員 王蕊)今年63歲的黎奶奶因為心慌、氣短、頭疼頭暈等癥狀,五年來不知道輾轉求醫問藥多少次了,可每次治療后雖然癥狀都能緩解一些,可卻好像沒有找到真正的病因,總是過段時間病癥就來勢洶洶地再一次“找上門”了,這讓黎奶奶一家五年間都深陷于痛苦之中……
可沒想到,前不久選擇在寶雞市中醫醫院就診卻成了黎奶奶一家做出的最正確的選擇。在這里,醫生幫黎奶奶終于抓到了其病痛的罪魁禍首——罕見心臟主動脈竇瘤破裂。
術前心臟彩超
家住寶雞市市隴縣的黎奶奶5年前開始頻繁出現胸悶氣短、頭痛頭暈,以頭頂脹痛為主,期間雖到處就診,均被診斷為“先天性心臟病 室間隔缺損或者卵圓孔未閉”,治療一段時間癥狀雖有一定緩解但仍會復發,沒有徹底解決問題。于是,前不久,黎奶奶來到了寶雞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病二科,在這里,經過醫生團隊的仔細檢查分析,反復心臟彩超及造影檢查證實,判定黎奶奶為心臟主動脈竇瘤無冠竇竇瘤破裂入右房,長時間引起“心衰”所致。
主動脈根部造影看到竇瘤破入右房
次主動脈造影確認
主動脈竇瘤又稱瓦氏竇瘤,是一種少見心血管畸形,據資料檢索,這種病例在先心病中發病率僅為1.2%~1.6%,可以為先天性或獲得性,先天性主動脈竇瘤更為常見,常為主動脈壁中層與瓣環纖維組織連接處發育薄弱導致;繼發于動脈粥樣硬化或感染所致的主動脈壁彈性纖維退行性變是獲得性主的主要原因。竇瘤破裂后可發生嚴重的心功能不全,預后不良,屬于心血管亞急診,一旦確診即應盡早治療。既往對該病只能外科開胸手術治療,隨著介入心臟病學的發展,經導管主動脈竇瘤破裂封堵治療成為可能,主動脈竇瘤破裂的封堵成功為此類患者提供了一種創傷小、風險低、恢復快的治療方法。
9月17日,這臺備受關注的寶雞市市首例的主動脈(瓦氏竇)竇瘤破裂微創介入封堵術由寶雞市中醫醫院心血管病二科團隊成功實施,僅20分鐘順利植入封堵器,分流現象消失。術后第2天患者即可下床活動,日常活動良好,胸悶、氣短等不適的情況明顯改善,患者血液循環狀況良好,心臟功能正常,已于5日前康復出院。
手術的成功為主動脈(瓦氏竇)竇瘤破裂患者提供了一條更低風險、低并發癥、低花費、高生活質量的新的治療方法,填補了寶雞市在少見先心病介入治療技術的空白。
編輯 吳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