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2 20:28:04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趙小康)20年前的夏天,他在心底默念完那早已熟記于心的醫者誓詞,跟同學們一起離開學校,作為一名醫學生進入咸陽彩虹醫院,經過幾年不斷的實踐學習總結,現在已成為咸陽彩虹醫院的中流砥柱。
“每個人都有看病的經歷,作為一名醫生,我們的服務對象是患者。在接診患者前,如果把自己當成患者,站在患者的角度想一下,患者需要什么、希望得到什么?這樣是不是心里會更踏實一些呢?”咸陽彩虹醫院外一科主任李育龍說。
在他的臉上,總是洋溢著燦爛的笑容,跟患者和家屬說話時,也帶著慣常的平和,這是多年以來他作為醫生的修為。
給力!成功救治一名特殊血管瘤患兒
2020年8月的一天,外一科主任李育龍接診了一個剛剛出生3天的小患兒,孩子閉著眼睛,嘟著小嘴,在奶奶的懷抱里沉沉地睡著。李育龍主任生怕驚醒了孩子,輕輕地掀起寶寶的袖口,仔細查看患兒左肘部的包塊,初步考慮寶寶左肘部的包塊是血管瘤,不排除K-M現象。
此時,最為焦急的莫過于家長,李育龍將患兒的情況以及這種臨床表現詳細地為家屬做了講解。家屬了解病程的兇險性,同意立即住院接受治療。小患兒入院后血小板持續下降,結合其他臨床表現,符合血管內皮瘤合并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異常即K-M現象。因為患兒年齡小,李育龍主任反復推敲治療方案,最終為患兒確定了最為安全的治療方案,在李育龍主任及他的團隊的靜心護理下,患兒痊愈出院。
其實在治療該疾病方面,李育龍帶領的外一科團隊,在吸收國內外多家專業小兒外科成功的治療經驗基礎上,已經形成了一整套成熟、完整、系統的綜合治療方案,目前科室累計治療該類疾病1000余例。但是,醫生面對的是“不知情”的患者和家屬,他們還需要醫者更耐心和詳盡的解釋,唯有如此才能更加安心。
“一個醫生的成長之路,往往是臨床實踐經驗的日積月累。不要說你對某種疾病有多‘了解’,任何疾病的診治都存在風險,只有多接近病人,理解她們的感受,同情他們的遭遇,這樣他們才能告訴你他們真實的感受,才能發現潛在的危險及病因,給予積極有效地監護與治療。”
勿以“疝”小而不為“經常有人問我,做醫生除了鍛煉技術,還有什么比較重要?我認為,溝通是做一個好醫生的基本技能。作為醫生,不光要會處理臨床問題,更要面對更多其他問題。”
很多家長會選擇暑期,為孩子治療“疝氣”。前段時間有個寶媽帶著孩子來就診,確診是疝氣,但是因為拖延,孩子的腸管已經壞死了。其實之前,寶媽已經發現孩子的“蛋蛋”那邊長了個鼓包,經驗豐富的婆婆說:“這是疝氣,自己會好的……”因此,這個寶媽也就放心了,可是后來孩子多次肚子痛,哭鬧不止,等送來醫院的時候已經晚了。
李育龍主任接診后覺得很惋惜,專門在醫院公眾號上做了一期科普,提醒寶爸寶媽:小兒疝氣要注意,勿以“疝”小而不為。
他認為,患者是個性化的,也是多元化的,他們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文化,有著不同的教育背景,醫生要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跟病人溝通。溝通的目的是讓病人信任醫生,配合醫生的各種治療,也要讓病人理解醫學科學的局限性,從而減少醫患矛盾。據調查顯示,在病人所反饋的意見中,百分之九十五都不是醫療問題,而是由于醫生與病人溝通不夠所造成的。這足以說明溝通的重要性。
相擁于禮,相信于誠,平等對待患者
李育龍時常跟青年醫生說:我們一定要學會耐心的與病人溝通,注意自己的言行。在病人的態度不好時,也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保持樂觀的態度。要與病人相擁于禮,相信于誠。每一個生命都有潛質,都在盡最大的能力自我完善,不管遇到什么樣的病人,都要一視同仁,對每一個病人充滿愛和溫暖。
在文章的最后,他還給年青的外科醫生留了三個問題,與大家共勉。從患者角度考慮,第一:是否需要手術?第二:什么時候手術?第三:做什么樣的手術?這三個問題可以從下面的案例中尋找到答案。
案例:出生一天的寶寶吃奶就吐?原來是食道閉鎖“護士,麻煩你幫我看看,我們家小寶寶為啥一吃奶就吐呢?”這個小寶寶從出生開始就總是哭,吸吮一兩口乳汁后就開始嗆咳,乳汁從鼻孔或口腔返流溢出,還出現呼吸困難,面色發紺,口吐泡沫。這可不是正常的現象!
寶寶住進新生兒科后,立即聯系小兒外科會診。李育龍為寶寶做了食管造影檢查,發現食道沒有連接到胃,到了中間居然中斷了。結合臨床判定,小寶寶得的是一種叫先天性食道閉鎖的罕見病。
這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先天畸形,往往合并食管氣管瘺,很多家長得知后都懵了,下一句話就是:“醫生,我孩子是不是沒有救了?”
“不是的,你們先聽我把話說完”。李育龍主任耐心地對張女士一家解釋道:“這種患兒雖然罕見,但是可以通過手術進行治療的,把孩子的食管接通,而且,越快越好……”
“可以手術嗎?” 聽到可以手術治療,寶媽又看到了希望。
“這么小的孩子,動手術身體能經受得了嗎?這種先天性食管閉鎖手術成功率高嗎?會不會有一些并發癥呢?”問題紛至沓來。
通過李育龍和寶寶一家的溝通,家屬決定為小寶寶做手術了。2天后,李育龍團隊為小寶寶實行了胸腔鏡下食管端端吻合術,成功接通了食道,手術非常成功。手術7天,小寶寶食道造影檢查,沒有發現食管吻合口小寶寶終于可以吃奶了。
目前咸陽彩虹醫院小兒外科已成功完成胸腔鏡下新生兒食管閉鎖食管吻合手術20余例,在西北地區屬于領先水平。
我們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志愿獻身醫學,熱愛祖國,忠于人民,恪守醫德,遵師守紀,刻苦專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身發展。我決心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維護醫術的圣潔和榮譽,救死扶傷,不辭艱辛,執著追求,為祖國醫藥衛生事業的發展和人類身心健康奮斗終生。
副主任醫師,咸陽彩虹醫院小兒外一科主任,陜西省醫師協會小兒外科分會常務委員,咸陽地區兒科醫聯體小兒外科專家成員,咸陽市心胸外科疾病質量控制中心委員,咸陽市醫學會肝膽外科分會委員,咸陽職業技術學院醫療系講師。從事小兒外科工作20年,率先在咸陽地區開展小兒外科工作,完成小兒微創手術2000余例,開展臨床創新項目10余項,發表學術論文9篇。
咸陽彩虹醫院外一科是該院小兒外科建立的一個小兒普外、肝膽專科,也是小兒外科各專業中病種最復雜、手術例數最多的一個專業。該專業成立以來,一直擔任著本地區小兒外科的大多數門、急診工作任務。近些年來,科室積極引進國內外先進技術,并針對本地區的實際情況開展了多項新技術、新業務,并多次填補了咸陽地區小兒外科專業的空白。
編輯:卜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