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01 16:05:41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鄧龍輝 鄭亞雷 通訊員 李楠)6月1日上午,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由中建八局二公司承建的西北最大三級甲等兒童(綜合)醫院——西安市兒童醫院經開院區項目一期主體結構順利封頂,為六一兒童節獻禮!
西安市兒童醫院經開區院區項目是西安市重點建設項目。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西安市兒童醫院項目的建設立足于建設健康西安、打造高標準區域衛生健康中心的工作站位,在西安市衛生健康委黨委的正確領導下,擘畫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發展藍圖,落實委省共建協議,優化醫療資源布局,增進兒童健康福祉,解決民生九難之看病難問題的一個重大舉措。項目總體規劃凈用地面積約為200畝,總體規劃床位2000張,門診、急診日接診量達8000人次,總建筑面積約為48萬平方米,是西北最大的三級甲等兒童(綜合)醫院,將以高水準專科兒童醫院為目標,打造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預防、康復為一體的國內一流、國際接軌的三級甲等綜合兒童醫院。
“最強大腦”助力高效建造
隨著項目建設不斷深入,針對建設工地面積大、人員多、設備物資分散、管理作業流程瑣碎的特點,項目部采用“智慧工地”系統,將計算機技術與物聯網應用相結合,通過RFID數據采集技術、無線網絡技術以及視頻監控等手段,實現對現場施工人員、設備、物資的實時定位,有效獲取人員、機械設備、物資位置信息、時間信息、軌跡信息等,及時發現遺漏異常行為,實現自動化監管設施聯合動作。
同時,通過與建筑信息模型(BIM)系統的整合,實現項目資源信息與基礎空間數據的結合,構造一個信息共享的、集成的、綜合的工地管理支撐平臺,實現經濟和社會效益的最大化。基于“智慧工地”系統平臺,項目管理人員可以隨時隨地監控現場的施工動態,及時發現問題隱患,杜絕各種違規操作和不文明施工現象,促進安全生產和工程質量管理。
“EPC精細管控”優勢凸顯
在項目設計階段通過運用BIM碰撞檢測技術,發現并調整60余處無壓管道穿墻體預留套管高度問題;發現并調整樓板大小預留洞口約40處;發現并調整樓梯間加壓百葉、墻體預留消火栓30余處;發現幕墻、百葉窗大小與實際使用功能不符現象30余處,總計處理3500處問題,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項目以工期為主線,建立有效的計劃管控體系,編制醫療體系專業模塊計劃,涵蓋報批報建、設計、施工、招標采購、驗收取證、收尾等方面內容,依據項目信息管理平臺,每周對項目進度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糾偏、考核。同時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項目管理人員利用手機端云筑智聯APP來進行施工進度的管理。通過進度跟蹤、分配資源、預算管理以及分析工作量等這些功能,幫助管理人員實時了解具體施工進度情況,實現施工進度的動態化管理,從具體的結果分析中提出科學有效的人力和物資調配方案,給予工程進度管理強有力的支持。策劃到位,復盤及時,做好資源管理和管理資源,以穿透加督導等手段,實現改進常態化,協調推進高效化,當好交通警察,及時疏解擁堵、排除故障,及時止血,研判風險,為項目順利實施保駕護航。
“科技創新”困難部位巧施工
項目3-1#樓和3-2#住院樓之間存在重達250噸的鋼結構連廊,連廊的支點為懸挑式鋼筋混凝土支墩,懸挑高度最高為44.37m,尺寸為1m*1.1m*1.2m,由于此處懸空無可靠的支模架搭設平臺,為保證施工質量及施工過程安全可靠,項目采用高位隔震支座懸挑式支墩施工創新技術,創新選用“槽鋼環形抱柱+盤扣懸挑架”施工技術,有效解決了高位大噸位懸挑支墩支模架搭設的施工難題,保證了隔震支座施工安全的同時,減少了工期,節約了成本。
門診大廳、醫療主街吊頂裝修材料采用金屬板材料,吊頂高度達23m,吊頂凹凸關系復雜、層次多,板塊安裝難度大,板面平整度和板面間接縫高低差難以有效控制,操作施工難度大,細節部位處理不到位將直接影響面層觀感質量。項目采用吊頂模塊化技術進行深化設計、吊裝及逆向固定安裝方法,地面焊制鋼骨架單元,拼裝金屬板副龍骨骨架成小單元,小單元內金屬板面板組裝完成后進行金屬板單元整體吊裝,小單元內金屬板板面平整度和板面間接縫高低差地面調整,再進行金屬板單元吊裝、拼裝、調節、固定,由此提高施工效率、快速精準安裝。
據介紹,中建八局二公司項目部進場以來,5天完成場地清理,3天完成5臺塔吊安裝,15天完成1.2萬平米生活區臨建搭設,30天完成80萬方土方外運,45天完成8.48萬平米地下室結構正負零,150天完成12萬平方米地上主體結構封頂。后續,中建八局二公司項目建設者將繼續推進高效建造,實現完美履約,打造精品工程,助力西北區域兒科醫療實現新飛躍!
實習編輯:胡書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