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8 15:27:38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趙小康 通訊員 張小莎 凌晨)對每一個初次進藏的人來說,“缺氧”總是第一個難關,即便是熟悉人體機能的醫生也不能例外。
4月29日清晨,咸陽市中心醫院第11批5名援藏隊員奔赴西藏阿里地區日土縣人民醫院執行援藏任務。他們是急診醫學科醫生李永鋒、麻醉科醫師房明崗、康復醫學科醫生龐樂、檢驗科醫師羅文強和麻醉手術部護士喬美晨。其中房明崗曾于2018-2019年執行中國第34批支援蘇丹任務,而羅文強則是時隔8年后再次進藏。
初到拉薩,隊員們還未來得及欣賞巍峨的雪山、純凈的天空,頭痛、胸悶、呼吸困難、心率增快等高原反應癥狀便一一顯現,29歲的喬美晨在到達拉薩的第二天就出現了口唇發紺、行走困難等問題。當短暫休整后飛到海拔更高、溫度更低、光照更強烈、空氣更干燥的阿里之后,隊員們則體會到了更為強烈的高原反應,只得趕快吸氧。
5月10日,隊員們在日土縣人民醫院上崗的第一天,隊長李永鋒夜里接到了急診科的電話,原來一工地工人突然神志不清、狂躁不安,李永鋒迅速趕往醫院,查體后考慮其為延遲性高原反應,遂予以對癥治療,隨后患者病情趨于穩定要求前往上級醫院,李永鋒不顧自身種種不適,一路陪同患者。當晚在阿里李永鋒出現了嚴重缺氧癥狀,只得持續吸氧,整晚無法合眼休息,直至第二天才得以返回日土。
雖然還有氣短、頭暈的困擾,但喬美晨依然堅持每天穿上隔離衣,負責為日土縣老百姓和部隊官兵接種新冠疫苗,目前他已經為約500人完成了接種。除此之外,喬美晨還積極整合資源為急診科換藥室、產科病區配備了縫合包、剖宮產器械包、外科清創沖洗車、四肢縫合桌,培訓相關醫護人員學會使用擱置已久的立式氣壓止血帶等,方便患者更好地得到治療。
李永鋒他們出發的當天,中心醫院耳鼻咽喉科主治醫師嚴斌,作為省委組織部和省人社廳組織的2021年度短期援藏專業技術人才之一,也登上了飛往西藏的航班,他的目的地是阿里地區人民醫院。當嚴斌被當地醫院任命為耳鼻咽喉科業務主任時,也很快收到了一個艱巨的任務——跨越3000公里為日土縣四鄉13個村的五百余人進行殘疾人評定審核,一路上嚴斌遇到了缺氧頭痛、砂石路顛簸、無人區無信號、車輛爆胎等等困難,但他還是迎難而上,一一克服,因為牧民住宿分散,嚴斌和同事們常常為了一兩個人便要驅車百公里完成工作。
通過嚴斌的微信朋友圈,我們能看到湛藍的藏區天空、澄澈的湖水、跳躍的藏羚羊,同時也能看到崎嶇的山路、冷冽的天氣、爆裂的輪胎以及簡易的午飯(泡面),不難想象這些援藏醫療隊員遇到的種種困難,稀薄的氧氣令他們胸悶氣短、頭暈無力,干燥的氣候使他們皮膚變干、口唇起皮,甚至鼻粘膜出血。
即便如此,援藏隊員們依然努力讓自己適應高原的生活,其中緣由既有臨行前院領導的殷殷囑托(一定要將咸陽市中心醫院的技術優勢、制度優勢和優良傳統帶到藏區,圓滿完成此次援藏任務),也更如援藏隊員龐樂所說:當我們抵達阿里地區,在機場等候已久的日土縣人民醫院院長李良俊用潔白的哈達迎接了我們,那一刻作為咸陽市中心醫院援藏隊員的光榮自豪感和民族間的深情厚誼在心中油然而生!
沒有太多的口號,但咸陽市中心醫院援藏隊員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已經生動詮釋出了“缺氧不缺精神、艱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藏精神,將中心醫院援藏醫療隊的旗幟牢牢地插在了高原之上。
編輯:卜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