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5 16:04:51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患者及家屬為醫護人員送來錦旗
陽光訊(李潔 何亭 記者 鄭亞雷)近日,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燒傷與皮膚外科成功為一例罕見上肢淋巴水腫三期、淋巴管瘤樣增生患者李華(化名)施行減容塑形手術,為其切除了胳膊上長了11年,重達40斤的腫塊并成功保肢。術后,李華生命體征平穩,傷口愈合良好。三周后,開始進行康復治療。
今年60歲的李華1998年曾在外院接受右側乳癌根治性切除+淋巴結清掃術,術后右上肢出現水腫并逐漸加重,未予治療。2010年,右上臂內側出現腫塊,11年來,腫塊瘋長至40斤,巨大負重使李華右前臂無法自行抬起,脊柱側彎嚴重,步態不穩。因為無法正常穿衣,冬天時有凍傷。多年來李華四處就醫,均被告知除了截肢別無二法。
“我們已經去了好幾家醫院,都說要截肢。”在家人的陪伴下,李華來到西京醫院燒傷與皮膚外科,楊薛康副主任接診后在合理詳盡的溝通后,決定收治入院,為其切除腫塊并保肢。
韓軍濤主任術前分析病情
上肢淋巴水腫是乳腺癌術后常見并發癥,按病變程度可分為三期,其中Ⅲ期指不可逆的橡皮腫,組織變硬,腫脹明顯,可累及整個上肢,并有嚴重活動障礙。三期水腫、包塊巨大、組織畸形……李女士的病情實屬罕見。
入院后,燒傷與皮膚外科韓軍濤主任多次組織科室骨干討論病情,制定最佳治療方案。由于分期晚、病史長、包塊大,單純的減容手術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淋巴回流障礙問題,術后復發率較高。而上肢血管和神經受包塊長期牽拉可能發生嚴重移位,手術會對肢體運動、感覺功能帶來影響。此外,減容塑形過程中,皮下組織切除過多可能造成皮瓣壞死,切除過少可能造成淋巴漏,影響傷口愈合。在綜合考慮病情后,最終專家團隊制定了一期減容塑形、二期康復鍛煉、擇期重建淋巴回流的治療策略。同時,針對切除范圍、出血控制、皮瓣設計制定了個性化手術方案,針對可能發生的淋巴漏、肢體神經血管損傷及其他圍手術期并發癥制定了詳細預案。
楊薛康副教授在進行術中操作
手術當日,麻醉科程丹丹副教授實施麻醉,燒傷與皮膚外科楊薛康副主任主刀,何亭主治醫師、徐志剛主治醫師、張棟梁主治醫師擔任助手,歷時三個半小時成功切除包塊并塑形。術中切除組織20 Kg,出血400ml,腋動靜脈、尺橈動靜脈、尺橈神經、正中神經等重要神經血管均保留完好。術后李華生命體征平穩,切口一期愈合,肢體功能良好,病理檢查結果提示“血管畸形及淋巴管瘤樣增生、膠原纖維增生伴水腫”。
西京醫院燒傷與皮膚外科長期致力于復雜皮膚損傷、疑難皮膚腫瘤的診斷、治療和研究工作,連續3年在復旦大學《中國醫院專科排行榜》位居第五。此次巨大淋巴管瘤樣增生減容手術的成功,離不開周密的術前診斷、精湛的手術技術和科學的圍術期管理,得益于完整的“三步走”策略和醫護的默契配合。“擺脫了胳膊上40斤的負擔,終于可以自由活動了。”出院時,李華和家屬為醫護團隊送上錦旗表達謝意。
編輯:張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