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20 10:19:10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4月15日至21日是第27個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今年宣傳周主題是“健康中國健康家——關愛生命科學防癌”。據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發癌癥病例數約457萬人,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其中,新發病例數位列前十的癌癥分別是:肺癌、結直腸癌、胃癌、乳腺癌、肝癌、食管癌、甲狀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和宮頸癌。其中消化系腫瘤占5位,包括結直腸癌、胃癌、肝癌、食管癌、胰腺癌。2020年新發病例數分別為56萬、48萬、41萬、32萬、12萬,消化系腫瘤的防治任重道遠。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癥完全可以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癥可以通過早期發現得到根治,三分之一的癌癥可以運用現有的醫療措施延長生命、減輕痛苦、改善生活質量。我們可以通過三級預防來進行癌癥的防控,一級預防是病因預防,減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損害;二級預防是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三級預防是改善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改變不健康生活方式可以預防癌癥的發生,吸煙、肥胖、缺少運動、不合理膳食習慣、酗酒、壓力、心理緊張等都是癌癥發生的危險因素,戒煙限酒、平衡膳食、適量運動、心情舒暢可以有效降低癌癥的發生。
專家表示,早診早治是提高癌癥生存率的關鍵。腫瘤早期多無明顯臨床癥狀,出現臨床癥狀時多已進展為中晚期腫瘤,此時就診已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故高質量的防癌體檢至關重要。食管、胃、結直腸等消化管因其屬于自然腔道,可以經消化內鏡做到早期發現。消化管壁可大致分為四層,而腫瘤多起源于管壁最內一層——粘膜層。早期癌多局限于粘膜層,尚未發生深浸潤及遠處轉移,此時通過內鏡下切除可達到治愈性切除,從而做到早治。

圖1:胃壁的組織病例像
據了解,西安市紅會醫院消化內科自成立以來即致力于消化道早癌的早診早治,常規開展消化道癌前病變、早癌篩查、內鏡精查及內鏡下治療,已發現多例消化道早癌,并成功實施內鏡下切除。

圖2:早期食管癌

圖3:早期胃癌(賁門)

圖4:早期胃癌(胃竇)

圖5:放大內鏡檢查

圖6:內鏡下早期胃癌粘膜下剝離術(ESD)
西安市紅會醫院消化內鏡醫師均來自西京消化病醫院,具有豐富的早癌篩查及診治經驗,多次于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海軍軍醫大學長海醫院、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蘇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等國內早癌診療領先單位學習交流。隨著全新的消化內鏡中心啟用,現擁有內鏡診療室4間,放射介入診療室1間,引進目前國際最新內鏡系統,與消化外科、病理科、影像科等科室定期MDT討論,制定個體化精準治療計劃,以求患者最大化獲益。
據介紹,西安市紅會醫院消化內鏡中心可開展碳13呼氣試驗檢測及多項內鏡技術,包括:無痛電子胃鏡、結腸鏡、經鼻胃鏡檢查,包括消化道早癌篩查、內鏡精查等;消化道早癌內鏡下治療(內鏡下黏膜下剝離術ESD);超聲內鏡檢查;雙氣囊小腸鏡檢查;內鏡下消化道息肉切除術(EMR);消化道粘膜下腫瘤內鏡下治療(內鏡下粘膜下腫瘤剝離術、挖除術、全層切除術、經隧道內鏡下腫瘤切除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套扎、硬化、組織膠注射治療;內鏡下消化道異物取出術;內鏡下消化道出血止血治療;內鏡下消化道狹窄球囊擴張、支架植入治療;內鏡下內痔套扎、硬化治療;經內鏡空腸營養管植入術;ERCP+膽道取石術/支架置入術;賁門失弛緩癥POEM術;經皮內鏡下胃造瘺術;超聲內鏡引導下腹部占位穿刺活檢術等。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