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6 21:16:57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畢禎 記者 鄭亞雷)西安市第三醫院病理科醫生龍兆博,是陜西省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中的一員,同其他隊友一樣,龍兆博在阿里地區人民醫院從事醫療技術工作,以專業特長帶動醫院對應學科發展。
在阿里地區人民醫院病理科雖是一個小科室,但其作用不可小覷,小小的病理切片和診斷,于醫生對病情的判斷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來到人民醫院病理科后,龍兆博很快就發現這里的病理切片和內地比質量要差很多,難以達到三甲醫院甲片率的要求。“或許是跟這里高海拔和氧含量低有很大的關系”龍兆博推測。
經過實驗,龍兆博發現病理切片在制作的過程中石蠟不能被完全脫掉,蘇木素不能被氧化,而病理切片需要脫蠟后經行蘇木素-伊紅染色后才能閱片。蘇木素是一種有機化合物,是一種從洋蘇木中提取的染色劑,它在被氧化后生成蘇木精,能夠使細胞核染色。由于阿里地區含氧量和氣壓太低,蘇木素難以被氧化,導致病理切片難以著色,影響病理診斷。
找到原因以后,龍兆博便想盡辦法克服自然環境限制。“在染液中加入強氧化劑可以幫助切片著色”,經過反復挑選,龍兆博選擇了高錳酸鉀和碘鹽,這兩種強氧化劑顏色也與蘇木素相近,不會影響著色。經過兩個多月的實驗,龍兆博總結出了一套適合在高海拔地區的染色方法:在每100毫升蘇木素染色液中加入0.3克高錳酸鉀和0.3克碘鹽,在不能被自然氧化的情況下,只能考慮人工氧化,也就是人工加入氧化劑,依照高中和大學階段學習的化學知識,最容易買的的氧化劑就是高錳酸鉀,病理組織都需要長時間的甲醛處理,而醛基是還原性的,蘇木精需要染色需要脫去氫原子變成醌才能變成色團。才能隊細胞核進行染色,加入高錳酸鉀和碘酸鉀后既能中和醛基又能加速氧化脫氫,高錳酸鉀還具有一定的收斂性,使細胞內染色物質不容易出來,使得細胞紅-藍對比更加鮮明,碘鹽中的碘酸鉀還能阻止蘇木素中雜質結晶,使HE切片中更加清晰。并把蘇木素染色液和脫蠟劑和返藍液同時放入37度恒溫水浴箱中加熱進行染色,得到的病理切片能夠清晰染色且利于診斷。
改進了的病理切片染色技術,使得地區醫院的病理切片不再受自然條件限制,染色清晰,紅-藍對比鮮明,完全能達到三甲醫院的佳片率標準,更為臨床提供了精準的診斷依據。不僅如此,龍兆博很快便把改良過的染色技術傳授給了地區醫院兩名病理技術人員,讓這項技術真正落地在了雪域高原。相信在不遠的將來,該項技術可以推廣應用在西藏高原這片神奇的土地上,造福地區百姓健康。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