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20 12:18:37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 通訊員 李晨皎)血液透析通路是尿毒癥患者的“生命線”,目前臨床上常見的透析通路包括自體動靜脈內瘺、人工血管內瘺和中心靜脈導管。當患者自身血管條件不佳無法建西安交大一附院首例下肢人工血管內瘺術成功實施立自體動靜脈內瘺時,人工血管內瘺是比較好的選擇。常規的人工血管內瘺建立在上肢,將人工血管的兩端和上肢的動脈和靜脈吻合在一起形成血液回路,即可以用于血液透析。
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院腎內科楊世峰副主任醫師為一位上肢血管資源匱乏的患者成功建立了下肢人工血管內瘺,這是我院首例此類手術,標志著我院透析通路建立水平又一次提升。患者女性,71歲,為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臟病5期患者,需長期血液透析治療。患者由于長期患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嚴重,血管條件極差,經術前超聲評估患者雙側上肢的肱動脈、腋動脈以及上肢的靜脈均不滿足建立人工血管內瘺的條件。經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選擇行下肢人工血管內瘺術。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手術,成功為該患者右下肢植入人工血管,術后人工血管內瘺雜音及震顫明顯,無明顯肢體腫脹和末端缺血癥狀,術后1周即穿刺人工血管透析,透析過程順利。
目前,糖尿病、高血壓和高齡透析患者的逐年增多,這些患者血管條件往往比較差,為常規自體動靜脈內瘺和人工血管內瘺的建立帶來挑戰。此外,還有許多長期使用上腔靜脈導管作為透析通路的患者,上腔靜脈會發生狹窄甚至閉塞,這部分患者也無法建立上肢自體或者人工血管內瘺。對于以上兩類患者,解決方法就是在下肢建立人工血管內瘺。由于下肢血管位置較深,手術部位靠近腹股溝,因此分離和吻合的難度更大,技術要求更高。下肢人工血管內瘺技術使尿毒癥患者多了一種透析通路的選擇,尤其對于上肢血管條件不佳、中心靜脈狹窄或者閉塞的患者可能是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此項技術的實施也能減少透析通路并發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使更多尿毒癥患者受益。
編輯:徐瑞霞
西安交大一附院首例下肢人工血管內瘺術成功實施
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 通訊員 李晨皎)血液透析通路是尿毒癥患者的“生命線”,目前臨床上常見的透析通路包括自體動靜脈內瘺、人工血管內瘺和中心靜脈導管。當患者自身血管條件不佳無法建立自體動靜脈內瘺時,人工血管內瘺是比較好的選擇。常規的人工血管內瘺建立在上肢,將人工血管的兩端和上肢的動脈和靜脈吻合在一起形成血液回路,即可以用于血液透析。
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院腎內科楊世峰副主任醫師為一位上肢血管資源匱乏的患者成功建立了下肢人工血管內瘺,這是我院首例此類手術,標志著我院透析通路建立水平又一次提升。患者女性,71歲,為糖尿病腎病,慢性腎臟病5期患者,需長期血液透析治療。患者由于長期患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嚴重,血管條件極差,經術前超聲評估患者雙側上肢的肱動脈、腋動脈以及上肢的靜脈均不滿足建立人工血管內瘺的條件。經與患者及家屬充分溝通后選擇行下肢人工血管內瘺術。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手術,成功為該患者右下肢植入人工血管,術后人工血管內瘺雜音及震顫明顯,無明顯肢體腫脹和末端缺血癥狀,術后1周即穿刺人工血管透析,透析過程順利。
目前,糖尿病、高血壓和高齡透析患者的逐年增多,這些患者血管條件往往比較差,為常規自體動靜脈內瘺和人工血管內瘺的建立帶來挑戰。此外,還有許多長期使用上腔靜脈導管作為透析通路的患者,上腔靜脈會發生狹窄甚至閉塞,這部分患者也無法建立上肢自體或者人工血管內瘺。對于以上兩類患者,解決方法就是在下肢建立人工血管內瘺。由于下肢血管位置較深,手術部位靠近腹股溝,因此分離和吻合的難度更大,技術要求更高。下肢人工血管內瘺技術使尿毒癥患者多了一種透析通路的選擇,尤其對于上肢血管條件不佳、中心靜脈狹窄或者閉塞的患者可能是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此項技術的實施也能減少透析通路并發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使更多尿毒癥患者受益。
編輯:徐瑞霞
春節期間,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完成多臺主動脈夾層兇險術
陽光訊(王坤 白麗君 記者 鄭亞雷)2月13日,大年初二,下午3時30分左右,當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張金洲副院長走出手術室,長出了一口氣,平均時長七至八小時的主動脈夾層手術,讓他覺得有些疲憊。這個春節,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心臟外科共完成4臺急診手術,特別是主動脈夾層患者明顯增多,多半為年輕人。
據張金洲介紹,正常的人體動脈血管由3層結構組成:內膜、中膜和外膜,高速高壓血流一旦沖破主動脈壁內膜,造成內膜、中膜局部撕裂,就會形成“主動脈夾層”。在主動脈CTA顯示下,主動脈就像多了一層黑色的“夾心”,將血管分成兩個腔道。一旦破裂,將直接導致死亡。這是一種十分兇險的疾病,也是主動脈疾病導致死亡最常見的疾病,被稱為體內的“不定時炸彈”。一旦發病,48小時內的平均死亡率超過50%,且每隔1小時死亡風險上升1%。高血壓是主動脈夾層最常見的誘發因素。秋冬季節,天氣轉冷,高血壓控制不好,是主動脈夾層高發時間。尤其是節假日發病率明顯增加,常在情緒波動、飲酒或者勞累后突發。
這位患者楊某,平日無任何不適癥狀,有高血壓病史7年。近日突感胸背部疼痛,加重4小時,呈持續性撕裂樣痛。當地醫院的胸部CT提示:主動脈增寬,考慮主動脈夾層,建議緊急轉往上級醫院治療。家人連夜把患者送到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進一步治療。經急診核酸檢測后,楊某于12日凌晨3點走“主動脈夾層綠色通道”,住進心臟外科ICU。進一步檢查發現,該患者有:主動脈夾層(DebakeyI型)、動脈夾層撕裂到左側髂總動脈,主動脈瓣返流(中量)、雙側胸腔及心包腔積液。考慮到主動脈隨時有破裂的風險,他們當機決定為楊某急診手術。手術于13日早上8點30分開始,張金洲及其團隊先行主動脈根部重建,再用術中支架修復降主動脈,然后用四分支血管替換破裂的升主動脈及主動脈弓,最后吻合主動脈弓上分支血管。手術節奏流暢,團隊配合默契,歷經7個小時手術順利完成。
近年來,主動脈夾層的發病年齡有逐漸降低的趨勢。開診一年,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心臟外科已完成了主動脈夾層A型30例。特別是張金洲主刀的20多臺手術,多數是40歲左右的年輕人!“患者來時,生命危在旦夕,必須立刻做手術!”
主動脈夾層多發人群大體有三類:第一類是體重比較重,或者超重的。“有的患者二百多斤,有時手術床都快裝不下了”;第二類是有先天性心臟病和遺傳疾病的人群,常見的馬凡綜合征;第三類是高血壓患病人群,這類人群最為普遍的。“高血壓形成以后,血流對動脈壁沖擊力量加大,形成夾層的風險明顯增加”,張金洲說。
“這種疼痛是難以忍受的,仿佛整個人被撕開的感覺……”其病癥狀往往比較明顯,多為突發的、劇烈的撕裂樣胸痛,有非常明顯的瀕死感。但這類病,也極易被診斷為其他疾病。主動脈從大腦到腿部上下貫通,出現夾層可能引起許多癥狀。一些患者會有腦梗死的表現,部分患者可能有肢體動脈栓塞的表現,還有人會出現劇烈的腹痛……
根據主動脈夾層的破口位置和累及范圍,主動脈夾層分為I、II、和III型。以往,主動脈夾層治療方法只有開胸手術,但損傷大,并發癥多、恢復期長。近年來,隨著微創介入技術發展,III型主動脈夾層可以不開胸得到治療。但I、II型主動脈夾層還是要進行經典的開胸手術。一些特殊類型I、II型夾層可以借助介入技術,進行外科+介入的雜交手術。張金洲介紹說,主動脈夾層手術是心血管外科極復雜的一類手術,需要在快速、準確判斷病情后,由經驗成熟心臟外科團隊開展手術,拯救患者的生命,出現類似癥狀患者建議選擇專業心血管病醫院就診。
“健康生活習慣很重要,忽視超重、血壓問題等就是埋下了隱患!”張金洲提醒,對于主動脈夾層目前還無法做到精準預防,超重、高血壓或是有相關家族病史的人群,要定期去醫院做一個心臟超聲或者主動脈CTA,提前了解主動脈有無病變。高血壓患者一定要遵醫囑按時服用降壓藥,控制血壓、勞逸結合,不要猛吃暢飲。一旦有類似癥狀,盡快就醫。
編輯: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