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28 11:05:09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卜亮 記者 鄭亞雷)19歲女孩姍姍(化名)在西安大興醫院進行了脊柱側彎矯正手術,側彎8年后,她終于挺直了腰背。近日,在西安大興醫院脊柱外科病區,術后的姍姍在支具保護下,正在做康復訓練??粗畠褐逼鸬难?,裴女士(化名)難掩喜悅,壓在她心頭的一塊石頭,總算落了地。
裴女士介紹,八年前,姍姍上小學六年級,她發現女兒要比同齡人低很多,身高只有一米三。“孩子是不是缺鈣?”裴女士心中疑惑,于是,帶著女兒到西安一家醫院檢查,結果被診斷為脊柱側彎。
“當時彎的不嚴重,我們肉眼看不太出來。”診斷結果讓裴女士很吃驚,家里人都好好的。醫生給出的建議,孩子正值青春期,此時,并不是手術介入的最佳時期,等過了發育黃金期,再進行手術。
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姍姍的脊柱側彎越發嚴重,出現雙肩不等高,左肩較高,軀干向左傾斜,腰部逐漸隆起,逐漸出現活動量大后,呼吸不順暢的情況。
裴女士覺得不能再等了,19歲孩子基本發育定型,“因為女兒的側彎問題,一直關注這方面的專家,就想找陶惠人教授給孩子做手術。”得知陶惠人教授受聘為西安大興醫院骨科名譽主任,不定期從深圳回西安坐診、手術,裴女士喜出望外,“不用跑到外地做手術,在西安就能做,照顧起來也方便。”
八年時間里,姍姍的脊柱側凸畸形cobb角,從10度已發展到50度。1月16日上午,陶惠人教授團隊和西安大興醫院脊柱外科團隊為姍姍實施脊柱側彎矯正手術。
“手術的難度在于,患者胸1到胸11椎體分節不全,畸形融合。”西安大興醫院脊柱外科袁斌主任介紹,椎體融合導致術中經后路松解時,難度比較大。另一個,辨認解剖結構比較困難,釘子需要打在椎弓根上,非常考驗術者的水平和經驗。因此,在術前,醫生反復測量椎弓根長度和寬度,并通過術中CT,確定釘子精準定位。手術中,患者采用俯臥位,在全麻狀態下手術,一名醫生對患者進行神經電生理檢測,隨時監控脊髓安全,確保萬無一失。
整個手術歷時4個半小時,從胸2到腰4,共植入18顆釘子,手術很順利。
“手術結束的第二天,醫生給女兒換藥,我看到她的背部平展得很,不再是彎曲的,別提多高興。”裴女士說。術后第五天,姍姍就能在支具保護下,下地活動。當看到女兒挺直腰背,自行活動的時候,裴女士更是激動落淚。在病區,最觸動的是姍姍和家人身上傳遞的樂觀和堅強。姍姍長得漂亮,濃眉大眼,愛笑。
“因為側彎導致個頭矮,手術前只有一米五。”姍姍打趣地說,濃縮就是精華嘛,好多歷史名人個頭都不高。這幾天,姍姍到檢查室連著測了好幾次身高,反復確認,“長高了,長高了,現在一米五五,多了五厘米。”
姍姍說,等徹底康復,不用再戴支具的時候,她想買好多漂亮衣服,終于不用只穿寬松的款式。經過幾天的康復治療,姍姍的各項情況平穩,已可以出院。出院前,姍姍的主管醫生馬駿,反復給家人叮囑出院后的注意事項:避免劇烈活動、不要搬重物、術后三個月來復查,支具至少要佩戴一年以上。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