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0 10:19:06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劉瑞 記者 鄭亞雷) 西安市中醫醫院曲江門診部設在地處曲江大道70號的曲江老年服務中心內,這是一所有著寬敞明亮的酒店式大堂、陽光充足的公寓式房間,集樂齡養老、康悅護理和老年醫院為一體的老年服務中心。
86歲的趙老爺子與老伴都是“老革命”,剛剛在這里入住兩周。“跑了七八家養老院,最后選擇了曲江這里,打算以后長住了。”趙老爺子說道,“這邊硬件軟件都好,吃住滿意,最重要的還是有醫院,選這兒很大成分就是為了便利的醫療條件。”
西安市中醫醫院與曲江老年服務中心自2019年起共同建立新型“醫養結合”模式,為老年人提供零距離住院、床邊門診、及時康復等健康管理方面的無縫對接服務,使他們在一個圍墻內就能享受到三級甲等醫院的待遇,一年來深受入住老人、家屬與工作人員好評。
醫院每天安排高年資醫師在曲江門診部坐診,為老人們提供疾病診療、健康咨詢、膳食指導、康復理療、靜脈輸液、肌肉注射、心電圖檢查等服務,也會定期組織專家團隊進行義診、健康宣教、知識講座、心理疏導等。
藥房備足老年慢性病常用、急救藥品,深受市民青睞的西安市中醫醫院院內制劑也能在門診部購得。如果老人需要喝中湯藥同樣不用犯愁,醫院的煎藥中心會及時按照處方抓藥煎藥,順豐快遞直接送達。
為了方便老人就診,門診部極大簡化了就診流程,由接診醫生診間掛號,繳費和取藥在藥房同步完成,支持現金、醫保卡、微信付款。門診信息與醫院計算機系統實現資源共享,掛號信息、處方、病歷等記錄一目了然,醫生可遠程進行各種信息查看。行動不便的老人需要診療時,只要一個電話,醫生就到房間來床旁看診。
年過九旬的張阿婆是一位失能老人,老年服務中心為她配備了專職的護理員。阿婆存在認知障礙,在兩宿未合眼的哭鬧后,護理員按照老人子女的意見,清晨給阿婆服用了兩粒“安定”。當天下午,阿婆毫無征兆地進入了昏睡,護理員發現怎么也叫不醒阿婆,著急地撥通了門診部電話。
老年病科副主任喬黎焱迅速來到張阿婆身邊,查看后長吁了一口氣——原來,阿婆只是睡著了。喬主任告訴護理員,阿婆這是服用地西泮后的延遲作用,讓她好好休息,睡一覺就好。
曲江老年服務中心副院長王剛對此十分感慨:“有專業醫生為老人的健康護航,極大地減輕了我們的工作壓力。如果沒有醫生在場作出專業判斷,張阿婆的這種情況我們肯定是要將她送到醫院,掛號、繳費、候診、檢查,到處排隊,最后發現是虛驚一場。從這個小小的事例就能看出,門診部對我們老年服務中心有多重要!”
如今的西安市中醫醫院曲江門診部,儼然成為了曲江老年服務中心的一道亮麗風景,像趙老爺子一樣,將“醫療照撫”作為養老院重點考察標準的老人和家屬越來越多。養老中心提供養護,門診部提供醫療。現在老年服務中心的老人,再不用因為像感冒發燒、腹瀉、食欲不振、腰腿痛等一些常見的小問題,每天在住所和醫院之間來回奔波。
國家的“十三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建立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推動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截止2020年,我國人口的平均壽命已達到77.3歲,平均壽命的延長是社會進步的象征;然而隨之而來的人口老齡化加速問題,則成為進入新時代人口發展面臨的重要風險和挑戰。隨著老年型年齡結構初步形成,中國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60歲以后帶病生存的老年人比例則高達60%-80%,老有所養、老有所醫是民眾的迫切需要。國務院相繼出臺多份文件,將“推進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相結合”列為加快發展我國養老服務業的重要任務。“醫養結合”在這一大環境下順勢而生,將成為今后主流的養老模式。
西安市中醫醫院副院長王曉燕介紹,目前,在西安市民政局和曲江管委會的大力支持下,西安市中醫醫院以曲江老年服務中心為依托,正在積極籌建曲江分院,按照二級中醫醫院規模建設,設計床位300張,設有康復大廳和包括針刺、艾灸、推拿、理療、熏蒸等區域的中醫特色治療區,預計2021年上半年投入運行。屆時將實現由門診到住院的一體化服務,利用中醫藥技術方法,為老年人提供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中醫藥健康服務,全面提升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做到“看病不出中心,醫保實時結算”,完全滿足老人們各種診療、預防、康復、養生需求,為西安市醫養結合事業做出貢獻。
編輯:張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