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23 19:35:26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張麗 記者 鄭亞雷)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團隊成功完成多例高難度、高風險經鼻內鏡顱底手術,填補了醫院相關領域的技術空白,標志著西安交大一附院鼻顱底手術技術邁入了國內先進行列。
據了解,實施該手術的多例患者均為年齡區間為20-40歲的青壯年,包括鼻咽部腺樣囊性癌,前顱底惡性腫瘤合并顱底侵犯,腦膿腫術后復發及顳下窩巨大占位等。手術涉及鼻竇、眼眶、顱底及顱內,易引起眶內及顱內多種嚴重并發癥,且難度大,風險高。
依托西安交大一附院與西安交大醫學部解剖教研室而成立的顱底精細化解剖實驗室,在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張少強主任、白艷霞副主任的領導下,由交大一附院耳鼻喉頭頸外科權芳主任醫師、劉利鋒副主任醫師、張鵬飛主治醫師、申震主治醫師、康偉住院醫師等醫務人員組建的鼻顱底專科小組,在成功完成以上多例經鼻內鏡顱底手術。
術前在權芳教授的組織下進行了多學科(影像、眼科、神經外科等)會診討論,對患者的術前評估、手術方式、手術器械、手術可能出現的并發癥、術后處理措施及圍手術期患者的全身管理及護理等方面做了充分的評估、討論及準備。
術中鼻顱底專科小組成員默契配合,順利完成手術既定目標,同時得到了醫院手術部及麻醉科同仁的鼎力支持。一群高度負責的醫務人員群策群力,以患者安全為最高目標,充分顯示了醫院醫療系統優秀的業務能力和嚴謹的醫療作風。
由于顱底腫瘤位置深在,周邊組織均為重要器官,手術難度大,術中出血風險高且止血難度極大,顱底缺損修補較為困難,術后顱內感染不易控制。以往此類患者多采用顱面聯合入路,創傷極大,預后不佳。經鼻內鏡顱底入路可以更直觀、清晰地暴露術野,手術更微創,術后患者生活質量得以充分保障。
在由該院耳鼻喉頭頸外科牽頭的陜西省顱底聯盟成立伊始,團隊在權芳教授的帶領下打響了進軍顱底領域的第一槍,成績斐然。本系列手術的成功開展,填補了該院相關領域的技術空白,也標志著醫院鼻顱底手術技術邁入了國內先進行列。
編輯: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