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0 09:51:28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趙文頡 記者 鄭亞雷)近日,西安交大二附院王坤正教授團隊再次成功將最新引進的“天眼”手術機器人應用于股骨頭壞死早期的保髖治療,標志著該院骨關節外科髖關節疾病治療全面實現智能化。
接受機器人手術的患者不幸出現雙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王坤正教授查看病人情況及影像學檢查后,建議患者采用機器人輔助下髓芯減壓術保髖治療。在骨關節外科楊佩主任醫師、宋金輝副主任醫師、王春生副主任醫師的指導下,由田潤副研究員完成了雙側機器人輔助下髓芯減壓術。手術通過比對術前ct數據與術中x片完成體表定位,所有減壓克氏針均一次性準確到達壞死區,手術過程無切口,無出血,僅使用C型臂透視2次,雙側減壓操作僅用時26分鐘,術后患者髖關節疼痛緩解。
人工智能被認為是未來科技發展的一個新的突破點,其在醫療領域的革命性應用正在為越來越多患者帶來戰勝疾病的新希望。近年來,在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候任主委、交大二附院骨關節外科王坤正教授的帶領下,人工智能在關節外科領域的應用取得了重大突破。自交大二附院骨關節外科成立以來,相繼引進了骨科手術導航系統、膝關節置換智能導航系統、髖關節置換手術機器人等最前沿的技術方案,并成功應用于臨床,為廣大不幸罹患關節疾病的患者帶來了更加精準與智能的治療。
王坤正教授表示,人工智能是我國醫療技術水平彎道超車,趕超國外發達國家的最好機會。目前,骨關節外科引進的各類手術機器人,能夠輔助團隊醫生精準治療絕大多數髖關節疾病,實現人工智能輔助治療的全程覆蓋,為廣大患者提供更加優質、高效、先進的醫療服務。并將人工智能輔助治療臨床經驗向全國推廣。
編輯:張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