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2 14:25:51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張華) 明明(化名)9歲,因“雙下肢皮膚紫癜,伴腹痛2天”入住西安市兒童醫院腎臟科。醫生查體發現:明明腹痛呈持續陣發性加重,雙下肢可見散在紫癜,臍右側固定性壓痛,腹膜刺激征(+),腹部包塊不明顯。在隨后的腹部B超顯示:孩子腸管橫切面呈“同心圓”征象,縱切面呈“套筒”征象。即確診為過敏性紫癜并腸套疊,轉至外科治療。
亮亮(化名),8歲,因“雙下肢皮膚紫癜,伴腹痛1天”就診于我院腎臟門診,診斷為“過敏性紫癜”,遂在門診輸液治療。輸液治療后,亮亮腹痛緩解。醫生建議次日住院治療,因疼痛緩解,家長堅持拒絕住院,所以孩子繼續在門診輸液治療。
兩天后,亮亮再次出現腹痛并疼痛難忍,只能入住腎臟科,腹部立位平片可見膈下游離氣體,診斷為過敏性紫癜并發腸穿孔,遂轉入市兒童醫院外科行手術治療。
西安市兒童醫院專家表示,過敏性紫癜在臨床上并不少見,它是一種微血管變態反應性出血性疾病,根據臨床表現不同可分為皮膚型、關節型、腹型、腎型等。每年的9月至次年的3月份為過敏性紫癜的高發季節,多數為食物(如魚蝦)、藥物(磺胺 類、抗生素類等)、花粉及細菌疫毒感染等因素所致。其基本的病理改變是毛細血管及小動脈的無菌性炎癥反應,全身小動脈及毛細血管均可受累。過敏性紫癜發病的病因是由于某些特殊物質引起機體的變態反應,導致小動脈和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從而引起炎性滲出、水腫和出血。
病變嚴重時還可發生壞死性小動脈炎,最終可致胃腸功能紊亂、蠕動規律失調和腸壁供血不足,部分腸管痙攣而發生腸套疊。套疊發生后牽拉腸系膜,使腸壁靜脈回流受阻、腸壁瘀血、水腫或血栓形成而引起腸壁壞死和穿孔。
此外,過敏性紫癜可并發腸套疊、腸壞死穿孔和腹膜炎等急腹癥而危及病人的生命,但其多發生在癥狀緩解后又再度出現新鮮皮膚紫癜而且腹痛進一步加劇時。在遇有下列臨床表現時,應考慮過敏性紫癜合并有外科急腹癥:腹痛多為劇烈陣發性絞痛,難以忍受。腹痛部位由不固定變為固定, 腹部可觸及臘腸樣腫物,界限清楚,活動可,伴有血便;腹脹明顯,有固定的腹部體征,當出現腹膜刺激征時,應考慮腸壞死和穿孔;在紫癜治療過程中,腹痛癥狀不緩解,且有加重趨勢或病人的一般狀態突然惡化,此時,行腹部X線和B超檢查可以明確診斷。
市兒童醫院專家提示:過敏性紫癜伴腹痛難以忍受、腹部有包塊的患兒,應警惕過敏性紫癜并發腸套疊、腸穿孔,需及時帶患兒來醫院就診,以免延誤病情。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