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9 11:29:10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閆美茜 記者 鄭亞雷)2020年11月14日是第29個“世界糖尿病日”(即第14個聯合國糖尿病日),西安市紅會醫院風濕免疫內分泌科將于11月13日上午舉行“骨關節疾病遇見糖尿病”大型義診活動,為群眾普及糖尿病知識,解決骨關節疾病遇見糖尿病給患者帶來的困擾,減少糖尿病危害康。
地點:西安市紅會醫院門診大樓(1號樓1樓)大廳門前
時間:2020年11月13日(周五上午)8:30-10:30
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然而,早在2年前就有《發病率和死亡率周報》報道過一項研究結論,大約三分之一的糖尿病前期成年人患有關節炎,而且,在有這兩種情況的人群中,至少有一半人不經常鍛煉或體形肥胖,反而也增加了他們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另外一項研究則表明,隨著時間推移,若糖尿病病情不加控制會影響肌肉和骨骼,導致關節疼痛,神經損傷和其他癥狀,此外,糖尿病患者患關節炎的幾率幾乎是普通人的兩倍。
患者如何有效控制血糖,及關節炎的進展呢?
1.首先,如何引起關節痛?
如果糖尿病患者無法接受有效治療,就可能導致肌肉骨骼系統的問題,這可能涉及關節損傷和關節活動范圍受限。常常容易出現的關節疾病有:腕管綜合征,掌腱膜攣縮癥,扳機指等。一些糖尿病患者會因手指皮膚厚度增加,降低關節活動程度,還可能因肩周炎或肩袖肌腱炎出現肩部疼痛。當關節受損時,緩沖不再有效,骨頭就會摩擦在一起,引起發炎,僵硬和疼痛,從而導致關節活動受限。
2.糖尿病與關節炎的聯系
糖尿病患者患關節炎的幾率是普通人的兩倍。然而,患關節炎的風險可能有所不同,具體取決于患者是1型糖尿病還是2型糖尿病。
以下為簡單舉例說明:
(1)類風濕關節炎和1型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和1型糖尿病都屬于自身免疫性疾病,這意味著,免疫系統都在攻擊身體其他健康的部分。對于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免疫系統攻擊關節組織,從而引起腫脹,疼痛和畸形。對于1型糖尿病患者,免疫系統攻擊胰腺,從而停止了胰島素的產生。類風濕關節炎和1型糖尿病均與炎癥反應相關,并在患者中,炎癥的某些臨床體征始終存在,包括C反應蛋白和白介素6水平。患者一種自身免疫疾病會增加患另一種自身免疫疾病的風險。
(2)骨關節炎和2型糖尿病。與1型糖尿病不同,2型糖尿病與超重或肥胖密切相關。超重和肥胖還會增加骨關節炎的風險,因為體重會使關節承受額外的壓力,特別是下半身。如果通過健康飲食和定期鍛煉維持健康的體重,就能降低發展為2型糖尿病和骨關節炎的風險。如果患者有1-2種病癥,實現和維持健康的體重就能改善這種情況,如能減重15%,就能顯著改善骨關節炎患者的膝關節疼痛程度,同樣,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體重下降5%-10%可以顯著降低血糖水平,這種情況下患者可能需要減少藥物劑量。
(3)骨質疏松和糖尿病。糖尿病可導致骨質疏松風險增加.低骨密度與1型糖尿病的相關性已被很多研究證實,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與正常對照者無明顯差異,但其骨質量下降.因而,無論是1型還是2型糖尿病患者,其發生骨折的風險均顯著增加.此外,部分糖尿病患者的骨質疏松癥及骨折風險增加與使用PPAR-γ受體激動劑有關。
(4)痛風和糖尿病。通俗來說,高尿酸痛風屬于人體對于尿酸的代謝產生問題,糖尿病屬于人體的血糖代謝出現異常,很多有痛風的患者,也是代謝綜合征患者,這些患者除了有高尿酸問題,通常還伴有血糖代謝問題.有研究表明,痛風合并糖尿病概率為2%-50%,2型糖尿病患痛風和高尿酸血癥的發病率也明顯高于非2型糖尿病人群.痛風對糖尿病的影響常常表現為脂肪細胞代謝紊亂,產生持續的低度炎性反應和胰島素抵抗,而各種炎性反應標志物在糖尿病的發展中也發揮重要作用,因而由痛風導致的自身持續低水平炎癥反應可加速糖尿病的進程,此外,血尿酸可抑制葡萄糖誘導的胰島素分泌,高尿酸發生于高胰島素血癥之前,高尿酸血癥可通過誘發和加劇胰島素抵抗導致糖尿病.糖尿病同時對痛風也有很大的影響,糖尿病者體內黃嘌呤轉變為尿酸增多,2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腎臟血流量減少,使腎小球缺氧,乳酸生成增加,與尿酸競爭排泄,致尿酸排泄減少,還有胰島素能促進腎臟對尿酸的重吸收,致使血尿酸增加.由此可見痛風與糖尿病兩者關系密切。
因此,廣大的糖尿病患者需要合理膳食,適量運動,健康體重,健康血糖,享受健康生活。通過此次義診活動,希望您可以關注糖尿病與骨關節疾病,減少糖尿病的危害,我們也將為您帶來詳細的咨詢和診療,指導您合理膳食,良好的控制血糖,健康的功能鍛煉,如何把握最佳治療時機,如何合理用藥,最大限度緩解您的痛苦,控制病情。
義診人員:楊西超主任及風濕免疫內分泌科全體醫生
專家介紹:
楊西超 西安市紅會醫院風濕免疫內分泌科主任
主任醫師、副教授、醫學碩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于西京醫院臨床免疫科從事臨床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長強直性脊柱炎、類風濕關節炎、痛風、骨關節炎及各種疑難炎性關節病的診治,對系統性紅斑狼瘡、干燥綜合征、硬皮病、炎性肌病、血管炎等多種風濕免疫性疾病有較高的造詣。潛心研究重癥風濕免疫性疾病的常規及免疫吸附治療。
參與多項國科金及省基金項目,獲GCP認證資格,參與多項臨床藥物實驗工作。撰寫科技源期刊論文20余篇, SCI收錄3篇,參與撰寫科普專著3部,參與撰寫科室專業診療規范1部,多參加國際、國內風濕病會議。
目前學術任職:
中國醫師協會免疫吸附學術委員會免疫凈化技術學組 常委
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專業影像學組 委員
海峽兩岸醫藥交流學會感染學組 委員
陜西省保健學會風濕風濕免疫專業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
陜西省醫師協會風濕免疫學分會 常委
西安市中西醫結合風濕病委員會 常委
西安市醫學會風濕病分會 常委
陜西省風濕中西醫藥物醫保目錄審批專家
門診時間:周一、三、四上午
診室位置:門診樓(1號樓)3樓327-2診室
米娜瓦爾 西安市紅會醫院風濕免疫內分泌科主治醫生
2011年畢業于新疆醫科大學 2012年~2020年就職于喀什地區第一人醫院臨床內分泌科,2020年6月起就職于西安市紅會醫院。長期從事內分泌科疾病的研究及診治工作,發表論文多篇。擅長于糖尿病健康教育、胰島素泵的安裝調控,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甲狀腺疾病、脂質代謝紊亂、骨質疏松、痛風、垂體相關疾病等有豐富的臨床經驗。
門診時間:周五下午
診室位置:門診樓(1號樓)3樓327-2診室
馬含暉 西安市紅會醫院風濕免疫內分泌科醫師
畢業于大連醫科大學 碩士學位 內科學專業 長期從事內分泌科疾病診療工作,擅長于糖尿病、甲狀腺疾病、代謝綜合征等的診治,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甲狀腺亢進癥、甲狀腺功能減退癥、脂質代謝紊亂、高血壓、冠心病、骨質疏松、痛風等疾病的診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曾參與瑞金醫院發起的《糖尿病與腫瘤相關性研究》等課題,發表文章數篇。
毋晶 西安市紅會醫院風濕免疫內分泌科醫師
醫學碩士、2019年畢業于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長期從事內分泌科疾病的診治工作,擅長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發癥、妊娠期糖尿病,甲狀腺疾病及其并發癥、甲狀腺結節、妊娠合并甲亢及甲減、代謝綜合征、痛風、肥胖癥、骨質疏松癥、內分泌性高血壓等疾病的診治。發表核心期刊論文3篇。
編輯: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