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05 14:03:07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西安交通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普外科副研究員徐蒙,以合作研究者身份的研究論著《以卡博替尼為基礎的肝細胞肝癌聯合治療》“Cabozantinib-based combination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在消化道雜志《Gut》以原創性論文收錄。
肝細胞肝癌(HCC)是最常見的一種原發性肝癌,但對其的治療方法相對有限。卡博替尼(Cabozantinib)是一種口服的多激酶抑制劑,目前已被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用于治療部分HCC患者。該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使用人癌細胞系和肝癌小鼠模型,評估單獨使用卡博替尼或聯合使用pan-mTOR抑制劑MLN0128或免疫檢查點抑制劑anti-PD-L1抗體后對HCC的治療效果和靶向的有關分子信號。結果顯示卡博替尼可以穩定c-Met/β-catenin和Akt/c-Met誘導的小鼠HCC,而對Akt/Ras和c-Myc誘導產生的小鼠肝癌療效有限。此外,可以有效抑制c-MET和ERK活性,導致在體外HCC細胞、c-MET /β- catenin和Akt/ c-MET肝臟腫瘤細胞中, PKM2降低及p21表達升高。然而,卡博替尼對Akt/mTOR信號無抑制作用。有趣的是,無論任何一種HCC小鼠肝癌模型及致癌因素,卡博替尼都能強烈抑制腫瘤的血管生成。然而,卡博替尼對腫瘤微環境的影響有限,包括腫瘤浸潤T細胞,并且也不能誘導程序性死亡配體1 (PD-L1)表達。將卡博替尼與MLN0128聯合使用可導致c-MET /β- catenin誘導的HCC消退。相比之下,聯合卡博替尼和檢查點抑制劑anti-PD-L1抗體在不同的小鼠HCC肝癌模型中并沒有產生更好地治療效果。因此,c-MET/ERK/p21/PKM2級聯信號和vegfr2誘導的血管生成可能是卡博替尼治療HCC的主要靶點。卡博替尼和mTOR抑制劑聯合治療可能對HCC患者具有更好的治療效果。
胃腸道《Gut》雜志創刊于1960年,是消化疾病領域最頂尖雜志之一,最新影響因子為19.819。與胃腸病學《Gastroenterology》和肝臟病學《Hepatology》雜志并稱消化類三大頂尖雜志。該雜志在SCI期刊分區和中科院JCR分區中均屬于醫學1區top期刊。該項研究成果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陳昕教授以及德國雷根斯堡大學病理研究所的Diego F.Calvisi教授指導下完成。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尚潤澤博士、北京農林科學院宋鑫華博士和王盼博士是該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
西安交大二附院普通外科是陜西省重點學科,由抗戰遷陜及蘇聯回國老專家創建,歷經幾代人傳承,近年來,臨床及學術水平不斷提高,與國內外一流醫院建立了長期交流學習合作關系,科室骨干大多數均有海外知名醫學院校學習交流經歷。徐蒙副研究員在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完成博士聯合培養及從事博士后工作,主要進行肝臟疾病尤其是肝癌發病機制的深入研究,取得了一些有意思的成果。近年來在國際頂級期刊《Cell Metabolism》、《Journal of Hepatology》、《Gut》、《Molecular Cancer》參與發表多篇原創性論文。在國際頂級雜志《Hepatology》、《Cancer Research》、《Therapeutic Advances in Medical Oncology》、《Amerc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等以第一作者或通訊發表多篇原創性論文。
編輯:薛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