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0 18:17:07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霍曉薇 記者 鄭亞雷)10月6日至7日,“第七屆西部肺動脈高壓多學科診療論壇暨第一屆長安心肺康復會議”在西安交大一附院舉行。
本次論壇秉承并發展往屆論壇的交叉、實用、創新的理念,圍繞肺高血壓多學科MDT-PH專題,在國內心血管界肺血管界領軍人物胡大一教授、黃嵐教授及荊志成教授等指導下,來自國內先天性心臟病、風濕免疫病、左心疾病、肺部疾病、血栓性疾病等領域的臨床專家及研究專家,分享肺血管疾病新知識、新技術、新經驗和新指南;展現規范的右心導管技術、先心術前肺動脈高壓評估技術、肺動脈神經消融術、肺動脈球囊擴張和支架植入技術的規范應用和判斷;探討目前肺血管疾病的診療困境,引領肺動脈高壓規范化標準化精準化診療方向。并通過多學科多中心實例報告及病例辯論大賽,將知識與實踐相結合,對醫師的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為響應國家“健康中國2030”政策,順應疾病預防康復發展新潮流,尤其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康復是提升人口生活質量、降低醫療費用減輕社會家庭負擔的重要環節,本次大會加入心肺血管疾病康復內容,延續臨床疾病診斷和治療,提高患者遠期療效和生存質量。在多學科基礎上增加了心肺康復內容,同期舉辦了“第一屆長安心肺康復會議”。
本次會議邀請來自我國著名的心肺康復專家講座、示范及指導,從心肺康復評估,到常見心肺血管疾病康復人群,最終落實于心肺康復的實踐中,為陜西、乃至西部地區心肺康復開啟新的篇章。
據了解,肺動脈高壓是任何原因導致的肺動脈壓力升高(右心導管測量mPAP≥25mmHg),伴或不伴肺血管阻力(PVR)增加,引起右心功能衰竭甚至死亡的惡性肺血管癥候群。目前,根據病因將肺動脈高壓分為五大類,涉及多個學科數十種疾病,具有發病率、誤診誤治率和致殘致死率均高的“三高”特點。美國NIH1980s注冊研究數據:未經靶向治療的IPAH患者平均中位生存期僅為2.8年;我國PAH患者的生存率更低。因此,肺動脈高壓被稱為“心血管中的癌癥”,也成為心血管屆研究和診療的重點和熱點之一。
但是,目前的肺動脈高壓知曉率、診斷率和治療率仍然不容樂觀——據我國一項對3000余名肺動脈高壓患者的社會調查結果顯示,超過95%的人沒有聽說過“肺動脈高壓”;已確診的患者中,90%都遭遇過誤診;90%的患者都接受過3個以上專科診斷;一項國內罕見病PAH公益組織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接受靶向藥物治療的患者僅有25%,接受其他藥物維持的患者56%,未用藥的患者為19%之多。
在此背景下,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于2005年開始,將肺動脈高壓作為重要的專病診療疾病之一,并于2012年成立了西北首家肺動脈高壓專病門診。繼而于2016年以結構性心臟病科為依托,成立了西部首家肺動脈高壓多學科診療中心。在該疾病診斷治療方面積累了大量的經驗,也是我國首個 “肺動脈高壓診治指南2018”參寫單位之一。每年舉辦全國或地方肺動脈高壓會議數次, 每年一度的“西部肺動脈高壓多學科論壇” 就是其中一個。該會議面向全國,來自心血管界、呼吸屆、風濕免疫屆、護理屆、醫學影像科等多學科多個專業國內著名專家授課、指導及參與。
編輯: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