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5 19:58:39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記者 鄭亞雷 通訊員 王蓓)9月25日,西安國際醫學康復醫院在西太路附近落成封頂,該醫院用新銳超前的理念、恢弘壯麗的建筑,昭示著關于醫療、關于健康、關于康復的新時代到來。2021年,西安國際醫學康復醫院建成投用后,西安乃至于西部地區的老百姓不出國門,就能享受到同步國際水準的康復醫療服務。
陜西省、西安市重點項目投資45億 編制床位3600張
為了提升西部康復醫學整體醫療水平,彌補短板,同時為了踐行2009年國務院提出的“預防、治療、康復同步發展,防治康三結合是我國衛生發展的重要國策”。在陜西省、西安市政府的關心支持下,在國際醫學集團的統籌規劃下,西安國際醫學康復醫院9月25日封頂,計劃2021年四季度投入使用。
西安國際醫學康復醫院是陜西省、西安市重點項目,也是全世界規模最大、投入資金最多、康復設備最完整齊備的康復醫學平臺,一期總投資45億規劃占地164畝,建筑面積42.5萬平方米,編制床位3600張。醫院按照我國超級三甲醫院標準建設,下設康復醫院、骨科醫院、生殖、婦產科醫院、兒童醫院,擁有我國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的高壓氧治療中心、康復運動中心、水療中心以及LDR一體化產房,與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共享質子治療中心。
將西安國際醫學康復醫院打造成為康復領域西部領先、國際一流的康復醫學中心,成為全國“康復人才的培訓基地、康復技術的示范基地、康復教學、科研的孵化基地”,為中國康復領域樹立“樣板”和“標桿”,西安國際醫學康復醫院的落成將極大提升西部地區康復治療能力,為我國、為世界康復醫學的發展做出貢獻;為我國西部地區老百姓的康復醫療提供最優質的康復醫學服務。
“以人為本”的設計靈魂 喚醒身心靈抵御疾病的能量
西安國際醫學康復醫院在建院之初突破常規,大匠工心,創新性地將“以人為本”的思想揉入到建筑細節的方方面面。
從外觀看,建筑群體設計形式定格為“人”字型,三棟主樓呈三角狀分布,主樓1、2層由三個等距離、等寬度的弧形連廊相聯結。從空中俯瞰,像是一大寫的“人”字,既相互依存,又自成體系。
從規劃中的樓內環境看,醫院擯棄傳統的模式,完全從患者角度出發盡最大可能創造最優環境:醫院每棟樓都是只有一側房間的單邊設計,所有房間均安裝有落地窗,讓入住患者享有更多的采光、通風與空間;醫院按照學科群進行科室布局,例如將腦卒中、腦梗、脊髓、創傷型患者安排在緊鄰的病區,心血管、肺功能、胃腸功能障礙患者安排在緊鄰的病區,這樣做的目的一是為了方便患者交流二是便于集中訓練,免去了患者樓上樓下跑來跑去找訓練室的麻煩;為了讓患者變被動為主動,隨時隨地加入到訓練當中,醫院不光設計有6000㎡的現代康復中心,3000㎡的傳統康復區,還在每層病區都設置有500㎡的康復廳,合計2.5萬㎡的康復區域,信步期間,各種訓練設施琳瑯滿目應有盡有;此外,醫院與西安國際醫學中心醫院一樣是一座色彩斑斕的醫院,患者面對的不再是冬雪的單一,而是春天的姹紫嫣紅。用不同顏色來對應心理和治療,不僅可以促進人體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酶等物質,更能夠喚醒人們對于生命的渴望和生活的留戀……
國際建筑大師貝聿銘曾說:“建筑是一種社會藝術的形式,雖然凝固,但有著豐富的人文思想”。對于西安國際醫學康復中心醫院來說,這座恢弘壯麗的現代建筑,承載的不僅僅是一個醫療醫學發展的宏圖壯志,更彰顯著他們對于未來醫學發展的追求和夢想。傳統意義上的醫院和醫學在這里得到一種“鳳凰涅盤”般的創造性構建,不僅為患者遮風擋雨、提供先進的治療服務,得到舒適的起居照顧,同時康復的概念也會延伸到感覺、視覺、心理層面,調動和激活患者強大的生存意志和精神,使得醫療獲得更高層次上的應激性回應和配合。
全新的康復理念 讓患者的生命更有質量
在西安國際醫學康復醫院這種超越國際的理念在規劃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在模擬訓練室,患者可以進行如廁、做飯、上下床等常規動作的訓練。模擬訓練室外觀看像普通的一居室,仔細看卻大有乾坤,門全部被加寬過,廁所、床旁等位置安裝有扶手,廚房操作臺有升降功能……這些都是為了讓即將康復的患者盡快回歸正常生活;300㎡的音樂治療室與1500㎡的水療康復區內,除了配備有全方位環繞立體音響及KTV點歌游戲互動系統,還有中國紅鼓,石琴,古箏、琵琶、二胡、腰鼓、吉他、大提琴、小提琴、架子鼓、鋼琴、海洋鼓,春雷鼓等樂器,還配置流蝶形浴槽、輪椅浴槽、無障礙入浴全身浴槽、上肢浴槽、下肢浴槽、步態跑臺浴槽等配合運動水池的運動器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運動水療體系。水療與音樂療法就是讓患者主動參與到運動、游戲、演奏等行為中,引起他們在肌體、生理、心理、認知、精神、情緒等方面的改變,使患病者的精神、神經系統得到調節,從而達到治療和康復的目的。
西安國際醫學康復醫院擁有一批在國際上具有示范和帶動作用的專家團隊守護百姓的健康,有國際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有全國及省級學術團體主任委員、副主任委員、常委……今后醫院還將繼續面向全球伸出橄欖枝,為國際醫學康復事業廣納賢才。
醫工交叉是醫院在科研上的特色和優勢,目前已經與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展開了多個前瞻性的科研合作,未來希望走出一條有國醫特色的康復醫學科研之路。
編輯: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