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17 13:19:51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張狄 記者 張華)近日,西安市中心醫院產科收治了一位孕34周,雙胎合并特發性血小板減少癥、妊娠糖尿病、妊娠期貧血孕婦。患者血小板減少10余年,血小板最高不足5萬,從未規范診治。在不宜妊娠的情況下再次妊娠。有兩次盆腔手術史,一次剖腹產史,輾轉多家醫院至西安市中心醫院,入院后,產科對孕婦進行妊娠風險動態評估,在產科門診及血液科門診嚴密監護下妊娠至34周,孕期血小板呈逐漸下降趨勢,藥物治療效果差。
此前,患者入院時檢查血小板11x109/L,僅為正常人的1/10,血紅蛋白70g/L,入院后輸注血小板治療,促胎肺成熟等治療,以期望延長孕周,提高圍產兒存活率。經治療3日后血小板不升反而突降接近零,而患者夜間出現心慌、憋悶、氣短等早期心衰癥狀,且出現不規律宮縮,繼續妊娠母兒風險驟增,產科立刻組織全科討論并達共識:孕婦隨時有發生自發性出血、胎盤早剝、心衰等危急母兒生命情況,需盡快剖宮產終止妊娠。病情上報醫務科后,立即組織全院MDT,由血液科、輸血科、麻醉科、手術室、新生兒科、心內科、呼吸危重癥醫學科、重癥醫學科多學科組成救治小組,多位專家群策群力,針對圍手術期相關風險及圍產兒的救治“量身定制”出周密的診療計劃及各種預案,暢通孕產婦救治綠色通道,通力保駕圍術期,多方位保障手術安全。
2020年8月25日上午10點,隨著響亮的啼哭,嬰兒呱呱墜地,手術順利完成。術后,產婦在產科全體醫護人員的精心救治與護理下,新生兒在新生兒科的嚴密監護下,目前均已平安康復出院。
據了解,血小板減少癥是指血小板計數低于150X109/L,其在孕晚期的發生率為7-12%,血小板減少癥可由多種生理或病理情況引起。其中一些是妊娠特有的,還有一些病因是對母兒有潛在影響的嚴重疾病,如子癇前期、感染、骨髓疾病、營養缺乏癥等。血小板減少癥最常見的表現是瘀斑、瘀血、鼻及齒齦出血,嚴重時可表現為血尿、嘔血、黑糞,甚至顱內出血危及生命。目前通過血常規及外周血涂片做常規檢測,骨髓穿刺在妊娠期的患者中較少應用。孕期藥物的治療包括皮質類固醇及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等,血小板輸注適用于控制危急生命的出血或緊急術前準備的臨時措施。
專家建議,計劃陰道分娩的女性在妊娠32周后行胎兒血液取樣,對于血小板數大于50X109/L的胎兒,順產和陰道分娩并不是禁忌癥,但對于血小板數低于50X109/L的胎兒,建議進行剖宮產。分娩應選擇在具有危重孕產婦及新生兒救治能力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