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1 14:04:24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 (王媛 李偉華 記者 張華) 寶媽、寶爸們,您是不是經常因寶寶便便次數多、便便粘液狀、寶寶哭鬧不停而苦惱呢?這是因為寶寶出現(xiàn)了小兒腹瀉的一部分癥狀,那么寶寶腹瀉脫水該怎么治療呢?需要用什么藥呢?西北大學附屬醫(yī)院?西安市第三醫(yī)院藥師為您解答。
小兒腹瀉通常由胃腸道病毒和細菌感染所致,臨床上常伴或不伴嘔吐、惡心、發(fā)熱、腹痛等癥狀。其病因多為病毒感染,以輪狀病毒、諾如病毒最為常見,細菌病原包括大腸埃希菌屬、彎曲菌屬、沙門菌屬以及志賀菌屬等。我國小兒腹瀉病調查結果顯示,每年有2個發(fā)病季節(jié)高峰,一個高峰為6至8月,主要病原為致瀉性大腸埃希菌和痢疾桿菌,另一高峰為10至12月,主要病原為輪狀病毒。
小兒腹瀉的治療方法有哪些呢?無論何種病因所致的急性感染性腹瀉,補液治療[口服補液鹽(ORS)、靜脈補液]以及預防和治療水電解質紊亂都是重要的治療方法。2017美國感染病協(xié)會感染性腹瀉診療臨床實踐指南中將滲透壓降低的口服補液(ORS)作為一線治療,適用于輕度至中度脫水,也適用于中、強度嘔吐。
可是口服補液鹽有好幾種,它們到底有什么區(qū)別呢?下面我們來看看它們的成份:
通過比較可以看出口服補液鹽Ⅲ與Ⅰ和Ⅱ最明顯的區(qū)別在于氯化鈉和葡萄糖的含量降低,進而使?jié)B透壓降低。三種補液鹽對于脫水的預防和治療都是有效的,低滲的口服補液鹽有助于減少糞便排泄量、腹瀉次數和腹瀉持續(xù)時間。根據兒童腹瀉的特點,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及各國指南也推薦使用口服補液鹽III來治療腹瀉和急性胃腸炎所致的脫水。作為治療腹瀉脫水的首選,如果沒有口服補液鹽Ⅲ,可以將前兩種藥物稀釋,但是最佳稀釋濃度不好把握,所以建議按照說明書配制,額外補充清潔飲用水即可。
口服補液鹽Ⅲ的適應癥有哪些呢?口服補液鹽Ⅲ的適應癥:是預防和治療腹瀉引起的輕、中度脫水。補充鈉、鉀、氯。臨床上是WHO及各國指南推薦的治療各類腹瀉和急性胃腸炎的首選用藥,還用于發(fā)熱、中暑、大汗等情況下的口服補液治療,能預防和治療脫水,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提升患者舒適度;曾應用于埃博拉、登革熱等急性感染性疾病的口服補液治療。安全性高,老、幼(包括新生兒,但早產兒除外)、孕、哺均可使用。
口服補液鹽Ⅲ的服用劑量是多少?預防脫水時,需根據患者不同年齡在每次便后服用一定劑量,直到腹瀉停止。小于6個月,每次便后50ml;6個月-2歲每次便后100ml;2-10歲每次便后150ml;10歲以上能喝多少喝多少,盡可能補足水分。
此外,治療輕至中度脫水時也需要根據年齡來調整劑量。兒童:開始時50ml/kg,4小時內服完;成人:開始時50ml/kg,4-6小時內服完。之后根據患者脫水程度調整劑量直至腹瀉停止。伴有發(fā)熱時,兒童每天約500-1000ml;成人每天約1000-2000ml。嬰幼兒喂服時可用干凈的滴管或喂藥器分次、少量地將液體送入口中;每1~2分鐘喂一小勺,年齡大一點的患兒可用杯子少量間斷地喝;若患兒嘔吐,等5~10分鐘后再慢慢喂服。溫馨提示:具體用量遵醫(yī)囑,重度腹瀉需靜脈補液。
編輯:徐瑞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