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30 20:05:30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王美英 記者 鄭亞雷)近日,阿里地區人民醫院為一例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患者施行了內鏡下套扎粘堵止血術,成功止血,挽救了患者的生命,據悉,這也是阿里地區首例消化道大出血內鏡下止血術。
患者是一位35歲的男性藏族牧民,因大量嘔吐鮮血由300公里外的普蘭縣緊急送至阿里地區人民醫院,來院時患者已近失血性休克,生命垂危。地區人民醫院內科在緊急搶救后迅速做出診斷,該患者為肝硬化失代償期、門靜脈高壓,考慮為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導致的大出血。在明確診斷后,中組部第五批“組團式”醫療援藏隊員、阿里地區人民醫院內科主任初大可決定施行急診內鏡下探查并止血。在全麻內鏡下,初大可發現患者食管胃底靜脈重度曲張,已經發生破裂并持續出血。病情刻不容緩,初大可指揮大家立刻按照早已準備好的方案更換設備器材,緊急為這名患者施行內鏡下套扎粘堵止血術。經過20分鐘的緊急治療,患者胃底和食管的靜脈曲張破裂均被封堵,出血隨之停止,將患者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目前,患者生命已無危險,正逐漸好轉,近日即可出院。
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是肝硬化最嚴重的并發癥之一,導致的快速、大量出血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見的死因,需要急診止血治療。過去,阿里地區沒有內鏡下止血能力,類似患者需要輾轉1600公里送往拉薩治療,導致很多患者不能得到及時救治。
2019年7月,初大可來到阿里后,被西藏自治區任命為“組團式”醫療援藏內科學首席專家,阿里地區人民醫院內科主任。初大可走遍阿里地區所轄7個縣的30余萬平方公里,行程萬余公里,對阿里地區內科疾病譜進行了廣泛調研,獲得了當地疾病發病情況的寶貴數據,從而有針對性的開展防治。
在疾病分析中,初大可發現肝炎肝硬化是當地的常見病,而且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作為并發癥導致的病死率居高不下。針對這一事關全地區患者生命安全的問題,在沒有4500米超高海拔技術先例可參考的難題下,初大可帶領內科醫護人員經過大量文獻查閱和充分論證,先后改建升級內鏡中心、采購設備耗材并培訓醫護人員,完成了內鏡下止血治療的有備而戰,在生死攸關時刻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此外,一年來針對阿里地區常見病的未雨綢繆,使結腸鏡、放大/染色內鏡、舒適化內鏡、消化道病變活檢、消化道狹窄擴張、消化道異物取出和消化道病變微創切除都能在阿里地區人民醫院常規開展,也使阿里地區人民醫院具備了設施布局合理、診療設備現代化、檢查項目完善的專業消化內鏡中心,讓數百名阿里當地患者轉危為安、得到了及時妥善診治。通過“專家帶骨干”、“師傅帶徒弟”,培訓當地醫護人員獨立開展新技術,為當地留下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目前,已經有30余種“大病”、“中病”不出地區就能得到及時救治,讓阿里地區人民群眾在當地就能享受到高水平的醫療服務。
編輯: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