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3 00:01:45
來源:陽光網-陽光報
分享到
陽光訊(侯亞玲 記者 鄭亞雷)2020年6月5日18:31分,西安市第五醫院神經內分泌科一陣急促的電話鈴聲響起,急診科告知一位重癥患者即將入院,值班醫護人員快速反應,準備就緒。
患者楊某某,女,56歲,突發頭暈目眩、惡心嘔吐、心慌出汗。值班醫生楊瑩迅速對她進行檢查,患者自覺頸部酸痛,既往有頸椎病史,2型糖尿病史(未經正規合理的治療),血糖控制不佳,隨后給予迅速檢查與抽血化驗,經過診斷為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癥,眩暈綜合征。在柴旭兵主任指導下,制定了詳細縝密的治療方案,補液、降糖、止暈止吐、鎮靜安神等一系列措施。結合患者的病情特點,立即通過針灸療法刺激穴位,正骨復位,推拿按摩,改善椎動脈循環,腦供血,解痙止痛等中醫的傳統技術改善患者的眩暈、惡心、心慌出汗等癥狀,胰島素泵、補液的使用迅速控制血糖和補充血容量。辨證施治,內服湯藥,達到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緩解頸部肌肉緊張的作用。護士長侯西嬋指導責任護士及時制定出具體護理方案,告知患者如何合理控制糖尿病飲食,血糖如何檢測,降糖藥物如何服用,平時如何保持頸部姿勢、體位,改變時速度宜慢、避免摔倒,并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平時生活中如何預防眩暈的發生,鍛煉頸部保健操(雙腳與肩同寬站立,雙手掌指交替推柔肩頸側肌肉,順逆時針方向轉動頭頸;擴胸、伸腰、踢腿、深呼吸等,每個動作重復( 50-70次)。同時給予耐心撫慰,很快患者的癥狀得到改善,經過醫務人員的精心治療與護理,對中西醫結合療效非常滿意。看似一例簡單的2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癥,眩暈綜合征,如果就診不及時或處理不當,有時可能會危及患者生命。神經內分泌科醫護人員始終堅持生命至上的宗旨,把解除患者病痛作為醫療工作重中之重,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的奉獻著。
現代生活的節奏加快,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的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糖尿病是一組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于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患者長期存在的高血糖,導致各種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目前尚無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通過多種治療手段可以控制好糖尿病。主要包括5個方面:糖尿病患者的教育,自我監測血糖,飲食治療,運動治療和藥物治療。定期的復診與血糖的監測,可以預防其并發癥的發生。
市五院神經內分泌科主要診治神經內科、內分泌專業疾病。在腦血管病、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與痛風,酒精性與代謝性脂肪肝、肥胖、代謝綜合征、周圍神經病以及認知功能障礙如阿爾茲海默病、帕金森氏病等神經變性病的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特別在糖尿病合并腦血管疾病及腦血管病的康復綜合防治,運用中西醫結合診療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充分發揮學科特色,秉承“中西并重、內外兼修、針藥結合,康養一體”的診療思路,率先實施了臨床規范化診治及國際推行的疾病診斷、治療評估系統;充分發揚中西醫特色,采用辨病與辨證相結合,結合病期、病情輕重組方擇藥,個體化治療的新型醫學模式。
科室醫療設備完備,檢測手段先進。科室常用儀器設備有:經顱多普勒血流分析儀(TCD)、心電監護儀、遙測心電監護儀、微量注射泵、胰島素泵、動態血糖監測、四肢多普勒檢查儀、腦電仿生治療儀、氣壓治療儀、中頻治療儀、藥物罐等。
多年來,科室注重科研工作,醫護人員在國家級、省級以上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科室參與省中管局課題1項,市衛健委課題1項,同時積極申請省市級課題。科室始終堅持以人為本、中西并重、精誠博施的宗旨,拓展運用適宜護理技術,如針灸、耳穴壓豆、穴位貼敷、艾灸、拔罐、中藥泡洗、火療、虎符銅砭刮痧等中醫特色技術,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特色優勢,為患者提供優質高效的診療護理服務,為患者健康保駕護航。
◎專家推介
柴旭兵,神經內分泌科主任,副主任醫師,中醫和西醫雙碩士研究生。中國中醫藥促進會中西醫結合工作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西安醫學會中西醫結合糖尿病分會副主委,中華醫學會西安醫學會內分泌與代謝病委員,中華醫學會西安神經內科分會委員,發表專業論文11篇,SCI論文1篇,擅長糖尿病及糖尿病并發的周圍神經病變、腦血管病變(腦梗死、腦出血)、甲狀腺疾病、垂體疾病、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等疾病的中西醫診斷及治療。
編輯:徐瑞霞